-
_NEWSDATE: 2025-07-16 | News by: 方圆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防范胜于打击
“‘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存在投资者多、分布广泛、监管难度大的特点,‘爆雷’风险极大,需引起警惕。”姜缘告诉《方圆》记者,调查取证难度大,是在司法实践中办理“云养经济”领域案件遇到的问题之一。
“通常来说,此类案件涉及的集资参与人、被害人人数众多,资金来往笔数多,不少投资者还通过网上支付工具收付资金,资金监管和追踪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案件调查取证及追赃挽损工作难度。”朱泽民介绍道。
此外,追赃挽损难是“云养经济”领域案件办理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此类案件追赃挽损数额相较于损失金额差距较大,实践中追赃挽损比例远低于实际损失。”朱泽民告诉《方圆》记者,“云养经济”领域案件追赃挽损困难,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一是资金流向难以追踪,此类骗局中,集资款多用于支付高额利息、组织虚假宣传、嫌疑人挥霍等,导致资金流追溯困难;二是无真实资产支撑,不法分子标榜的畜禽、茶场等资产本身是虚构的或者严重虚标规模,底层资产价值低甚至没有价值,难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三是案发存在滞后性,此类骗局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投资者前期被高息利诱,直至平台崩盘才报案,此时资金已被转移消耗,错过最佳挽损时机。
为帮助集资参与人、被害人挽回损失,多地检察院在办案中积极做到侦、诉、审环节全链条追赃挽损。“办理湖北随县‘土地代种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面对集资参与人多为中老年人的情况,随县检察院积极督促退赃工作。经过与被告人及其律师多次反复沟通,我们了解到被告人霍婷家中有一批价值较高的存酒,是别人抵债给她的。随即,我们组织霍婷的律师与集资参与人协商,部分集资参与人接受用实物抵债的方式。最终9名集资参与人接受了价值24万元的抵债物且签署谅解书。”彭俊轩说。
余姚市检察院从严惩治“云养经济”领域犯罪,联合公安机关建立涉“云养”类案件快速响应机制,坚持每案“一案一提前介入”“一企一走访”。“此机制有利于我们迅速了解案件动态,及时引导公安机关全面取证,同步推进追赃挽损工作。”朱泽民说。
“正因为此类案件追赃挽损难度大,所以,我认为对于‘云养经济’领域的犯罪来说,防范胜于打击。”四川省雅安县开发“禾元农场”App“云养”黑猪传销案件的办案人员如此说道。
《方圆》记者调查发现,多地检察院积极开展宣传普法工作,围绕预防“云养经济”领域犯罪主题,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印发宣传册、张贴标语、短信提醒、“两微一端”发布等形式,揭露“云养”投资骗局套路、手法,深入城镇村社、田间地头开展法治宣讲,帮助和引导农户及投资者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挤压非法“云养”项目行骗空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