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来源: 极昼stor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搬空的办公室。讲述者供图
这是黄敏丽等待的第四年,反复签了6份补充协议。
在2021年8月19日的那份合同里,明确写到服务期限是12个月,但她每次询问进度,业务员都以“匹配企业难,要排队”“材料递上去,还在审核”等理由拖延。一年后,她签了一份补充协议,有效期被顺延半年,到期后,她又答应延期一年……最后一份协议,让到期时间变成了2025年8月23日。
什么东西要搞这么久?黄敏丽也不理解,也担心过是不是骗人的。但她的疑虑会被业务员推回来,“再过几个月,肯定能弄好,最后一次了”。如果黄敏丽说没时间去签补充协议,对方会给她寄过来。
在补缴的前一年,黄敏丽开始在村口超市打工。5点半出门时,家人都没醒。路灯亮着,她要走10多分钟去上班,早餐店开了几家,但时间太早,黄敏丽没胃口吃。捆好蔬菜,上完货,已经8点半。逆着人流,黄敏丽回家休息不到3个小时,中午去食堂吃大锅饭,趁“办公室那些人”还没上班,她蹲坐在称重台旁打会儿盹。
这是一份为了熬社保才选择的工作,刚开始工资3000出头,还要拿出1000多买社保。一笔可以早点拿到的退休金,像吊在眼前的胡萝卜,让她忍受这份疲惫——如果能补缴成功,就不用做这么辛苦的工作了,可以打份简单的零工。这些她很少跟家里人谈起,“也帮不上什么。”
最后一次续签前,黄敏丽的信念要耗光了,想着“这次一定要退”,结果到了公司,对方承诺“保证给你弄好”“就差一点点了”,黄敏丽想“都弄了几年了,不差这几个月”。四年来,业务员换了好几个。每次续签,对接的都是不同人,说之前的人离职了。
●黄敏丽妹妹与公司人员的聊天记录。讲述者供图
意识到暴雷后,儿子何凯明想到法院申请立案,走民事诉讼。黄敏丽嫌他多事,让他不要管。她认为就算最后办不成,这家公司也会退钱。何凯明觉得,母亲是要脸面,不愿承认被骗。直到今年四月底,广州警方立案,黄敏丽才彻底相信被骗了。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包括艺嘉在内,有8家提供社保补缴业务的公司都出现了类似情况。那一阵,从事法律咨询的尹正接到委托,帮一个在广州打工十多年的湖南人追回4.2万的社保补缴费。他联系到公司法人,告知其法律后果,对方在20天内分三次把钱退了回来。这样顺利退款的,属于幸运的少数。尹正估计,因为当时没有全面暴雷,公司还有钱退款。
尹正查了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发现里面没有社保补缴业务,也搜到它有多起和服务合同纠纷有关的案件。短视频平台上,尹正看见有不同公司的受骗者出来发声,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广东,或者曾在这里打工,以初高中学历为主,有工人、清洁工和保洁员,也有部分全职家庭主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