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來源: 極晝stor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尹正接觸到壹位廣東的清潔女工,離異,和孩子關系疏離,花了10萬補繳,還有位兒子去世的河南女性,花了7萬。更多受騙者是主動瞞著家裡人。尹正聽說,有中年女人為了不讓女兒幹預,直到暴雷才說出實情。壹個廣西人補繳了11萬,獨自去報警,說如果被丈夫知道,就要鬧離婚了。
黃敏麗簽過壹份保密協議,其中要求作為甲方的她不能向第叁方透露乙方的代理價格、方案和運作流程。她也確實覺得,說出來家裡沒人會相信,況且拿的是自己的錢,沒必要理睬別人的意見。她把裝合同的文件袋藏在衣櫃底下,堆上自己的衣服。
●黃敏麗簽署的保密協議。講述者供圖
2022年底飯後閒聊時,何凱明才知道這事。他猜,可能因為合同快要到期,母親覺得事要辦成了,才開口說。父親和哥哥聽了,都說是騙人。
在何凱明眼裡,父親沉默,很少和家人聊天,母親會花更多時間在他們身上。直到高中,都是母親輔導他們功課,參加家長會。她舍得給他們花錢,哥哥上初中後近視,母親帶他配了副1200塊的眼鏡。父親知道後不高興,讓母親退,但也沒退成。後來,母親打工賺到錢,給他們買了4000塊的電腦。
解決房子問題,也是黃敏麗在推動。當年,壹家肆口常年擠在城中村兩室壹廳的壹間臥室,她和丈夫睡雙人床,兩兄弟睡在用凳子加寬的單人床上,中間拉個窗簾。沒空調,到了夏天頂樓高溫難耐,他們往樓板潑水降溫,或直接睡在地上。孩子到了青春期,還沒有自己的房間,黃敏麗過意不去,想要盡快買下新房。
長大後,因為催婚、對職業發展的意見不同,何凱明慢慢覺得和母親也難以溝通。家裡肆個人,基本上各做各的決定。第壹次聽到母親說補繳這事,他心裡明白有問題,但在網上沒查到公司什麼負面新聞,沒再多想。
知道母親被騙了拾多萬,何凱明覺得“天塌了”——家裡條件不好,母親在那樣的操持中,能攢下這筆錢有多不容易。母親壹個月休息兩天,沒空弄維權的事,他“不能不管”,攬下了寫訴訟、找律師的活兒。
在民間自發統計的表格裡,有人被套住的金額高達百萬,很顯眼。事後,他們坦承,自己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以為找到了賺錢的縫隙。
周小萍接觸到藝嘉是在2023年,那段時間聽到還沒退休的同齡人講起養老問題——社保沒交夠,還在打工供著,費用卻在逐年遞增,感到焦慮。這些熟人在大廈裡做保潔,孩子也是打工人,薪水普通,沒法出力。她開始代辦社保補繳業務,想事成後收1000-2000跑腿費。
12個客源從熟人的鏈路上出現,年齡從48歲到54歲。憑著老交情,金額最多的交了拾萬多。暴雷後,周小萍背上了上百萬債務。考慮到那些熟人已經可以壹次性補繳醫保,辦理醫保退休,繼續供社保,周小萍抵押出房產,把收上來的費用先退了。貸款利息每個月6000,她結束退休生活,去大廈裡當保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