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来源: 最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985废物计划小组”为成员提供了一个倾诉的空间和一种暂时的归属感,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消极的文化氛围。这种环境对成员的影响复杂,可能成为改变的契机,也可能成为阻碍进步的障碍。
985光环褪去后,有人继续接受从前的评价体系,以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再优秀,任凭“985废物”的涟漪一圈圈荡开.........
于立秋便陷入“我是废物”的情绪中,“你看那个人读了985,结果混成这样”,社会的高期待让她更觉得自己是“废物”,对想要完成的事,她几乎失去了行动力。
她想从四川回到家乡重庆,但又害怕像以前大学的期末周,即便在备考时,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也无法获得理想的分数。这么多年反反复复的“失败”,让她有些习得性无助,对自己的信心也大打折扣。
电影《垫底辣妹》
“努力并不一定能保证确定的成功,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这道“努力不一定成功”的咒语被反复吟诵,它从一句理性的陈述,变成了一道自我封印的符咒。
很长一段时间,于立秋用幻想,逃避现实生活的不满,她反复思考,如果当初选择另一条路会怎样。当初报志愿时,她的第三志愿是四川大学,第四志愿是重庆大学。妈妈希望她留在川渝地区,但她想去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于是报了农大。
她也通过惩罚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内心的痛苦。她说自己像小时候拿不到糖的孩子,只能哭着生闷气;长大后没人再给糖,她便把委屈闷在心里,反复追问“凭什么我没有”。
这些念头越缠越紧,有时她会偷偷掐自己或划伤手臂,把疼痛当成唯一的出口。
电视剧《不求上进的玉玉子》
但她很少真正去思考当初的选择,直到最近,于立秋和朋友在重庆逛街时,经过重庆大学,突然想起自己当初的高考志愿,在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无论是读农大的农学还是重大父母选择的专业,未来的前景都不明朗,这让她觉得非常荒诞。
"瞬间就是瞬间,阶段就是阶段。无论是光辉还是黑暗的阶段,都不要无限放大它,让它们有吞噬我们人生的力量。”于立秋说。
所有人都希望可以一下子跳到确定的地方去。恐惧走错路,这像一道隐形的墙,阻挡着人前进。墙的另一边,站着同样被恐惧攥住的鹿之野。
一直以来,鹿之野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大学过得如此艰辛,为什么在人生选择上如此软弱,为什么那样的惧怕曾笼罩着自己。
她回忆起从小到大做选择时的情景,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面前有红绿灯。每一次绿灯亮起,她便会前行。她清楚地知道绿灯亮了,但具体原因却说不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