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来源: 最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对当下工作的不满,亲密关系的裂缝,鹿之野情绪崩裂了,她第一次坐到了咨询室的沙发上。咨询师告诉她,可能因为以前学习成绩好,或者是一些父母较高的期望,或自身较高的预期,她把自己架得很高,导致她无法真诚地、真实地走在自己的生活里。
鹿之野的妈妈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因为担心外面的世界太复杂,便选择在本地当工程师。父母把希望放在她身上,为了给她在一线城市买房,一直攒钱,家里的房子一直没有换。
她感激父母的付出,但也越来越抗拒这种被安排的人生。最近,她开始和母亲正面冲突,想让父母明白,她已经不能再事事听从他们的安排了。
离开了充满考研压力和竞争氛围的地方,鹿之野有了更多余力去感悟和享受真正的自由,冷静、客观地去审视在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鹿之野的考研笔记(采访对象供图)
当时,保研成了学生们从大学一开始就关注的目标。
很多学生认为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上“不够用”,尤其是高薪、高门槛岗位。如果想做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岗位中更具优势,尤其是在选调、考编等路径中,研究生更吃香。
保研要求成绩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还要有社会实践,学生必须在这个系统中做到样样都好。
这是一场重要的角逐。鹿之野记得,每天早上6点,同学们便挤在门口,等着开门,然后立刻冲到教室占座。正式上课时,教室里已没有空位。
竞争压力下,鹿之野也逐渐变了。每次上课,她都搬个小板凳,坐在老师跟前,但下午1点半的课,她总是特别困,只能在老师眼皮底下努力保持清醒,但有时还是忍不住睡着。
有一天晚上,鹿之野躺在自家床上,她回忆起上大学时的自己,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她也心疼还在大学里努力拼搏的弟弟。
他们明明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但内心却不自由,他们总是和过去的自己比,总是对失败感到恐惧,对自己感到失落。
尤其经济下行,很多人的青春和精力被一点点磨光。她目前工作还算轻松,才有空去想这些。她想起她的同学,大学高数挂了一次后,开始摆烂,考研考了三年,一年比一年痛苦。毕业后进了私企,天天累到麻木。其实他很有才华,琴弹得好,脑子灵活,是社交媒体上个小有名气的“网红”,对很多事情有独到的想法。
可“985废物”这标签像钝刀,把他往想要的生活越推越远。
电影《走走停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