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6 | News by: 留学全知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英国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口罩期间,Felicity带着一双儿女从伦敦飞往中国香港。
回流香港:转学突围与债券“战争”
踏入疫情中的香港,择校挑战远超预期。
因为当时疫情无法实地探校,最终选择的英式国际学校N校有点像开盲盒。Felicity回忆说,如果当初能够实地考察,她未必会选择此校。
第一个“雷点”是,女儿与儿子虽然就读是同一个学校,但校区相隔甚远。儿子所就读的校区,每天校车单程通勤接近一个小时。Felicity当初选择该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希望让两个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可如今两个孩子感觉像在不同的学校读书。
此外,早已习惯女校氛围的女儿,并不习惯男女混校带给她的不适与冲击。在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女儿跟妈妈祈求,“能不能换一个学校。”
于是,在兜兜转转中,一对儿女来到了如今的学校——Kellett School。
图为姐弟俩
在香港国际学校中,哈罗(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与启历(Kellett School)被比作双子星,是私立学校的天花板。Kellett在内地的名气可能并不及前者响亮,但在香港想要进入这所A-Level校的家长挤破了头。
Kellett的生源来自全球各地,“很多来自英国、美国、澳洲的外派人员,都会把自己孩子送进Kellett,学校也更倾向于招收英文为母语的小朋友”,Felicity说。
如果香港本地的小朋友想申请,为了抢占先机,小朋友一出生就要去登记。“因为报名晚了,未必会有机会。”而成功登记上了的孩子,到了学龄的时候,会被学校邀请去参加考试。
此外,Kellet也有着和香港其它国际学校类似的“丛林法则”,即“购买债券,明码标价”。
Kellett的债券分为好几个等级,最高的一档是2000万的债券,一个家庭最多可以“保”三个孩子入学,但这个债券不是想买就能随时买到。就在前不久,一位朋友去咨询时,被学校告知暂时无法买到。
还有其它一些等级的债券,比如1000万是保一个孩子入学;还有些等级的债券购买了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入学,只是给孩子开通一个面试的机会。
但据Felicity的观察,学校大部分学生进来并不是靠购买债券,她的两个孩子就是通过插班考试考进来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