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蒲松齡與贰精怪
贰精怪的故事比拼,共分兩回合。第壹回合“自選主題”的《嶗山道士》和《蓮花公主》,帶有明顯的兒童向。《嶗山道士》講述青年王承壹心求仙慕道,追隨道長上嶗山修行,無法吃苦屢生退意,臨行習得穿牆術,回家卻法術失靈,落人笑柄。這壹故事的改編亮點在於表現形式。渲染量巨大的毛氈畫風,從表達陌生化的角度,增添了故事的新鮮感,毛氈的柔軟質感、穿牆動作的拉絲效果,和景觀的拼貼結構,又增加了故事的童趣。此外,多組快速剪輯蒙太奇完成的場景轉換,保證了影片敘述節奏和敘述線索的簡潔明晰,仙人聚會壹段靈活的場面調度,亦精彩紛呈地再現了原著剪紙為月、擲箸化嫦娥的瑰麗想象。
《嶗山道士》篇
總體上,這個故事如同整部影片視覺盛宴的開胃菜,排盤用心精致,可惜口味略為寡淡。事實上,《嶗山道士》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另有深意,完全可以兼顧成人觀眾。故事表面諷刺青年貪心虛榮不能吃苦,勸誡世人保存赤子之心,文末的“異史氏曰”卻宕開筆墨,從愚人受小人諂媚以為橫行霸道通行天下,終要南牆碰壁的小故事,表明蒲松齡對王生遭遇的看法,即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桎梏裡,不了解自我又脫離現實,終日沉迷某種觀念或追求。而區分幻想與現實、避免沉溺空想的主題,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實際意義,可惜影片沒有進壹步發掘,僅僅停留在諷刺貪心的層面。
如果說,《嶗山道士》通過王承穿梭仙凡兩界,打開了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門,《蓮花公主》則漸入佳境。原著小說中,青年竇旭兩次借夢入“桂府”,國王重其才遂下嫁公主蓮花,贰人恩愛有加,不料妖敵入侵,竇旭遽然驚醒,發現枕畔蜜蜂嗡鳴似在求救,隨後另搭蜂巢救出被大蛇攻擊的群蜂,此後再無異夢。影片最大的改編即改主角為兒童,以竇旭詩作“心中有壹劍,俠義走肆方”貫穿全篇,才子佳人的陳舊套路被注入少年意氣和昂然生氣。竇旭與蓮花壹派純真,先為師友,後又並肩作戰保衛家園。此外,改國王為愛子民有擔當的女王,碩大花朵流淌著金色蜜流、屋舍六邊形門窗、花朝節全城歡慶處處花燈等細節,也都從人物到環境立體地建構出流光溢彩的奇幻世界。影片結尾,竇旭對著蜂群的會心壹笑,模糊了夢境與現實的邊界,而此種今夕何夕的喟然之歎,無疑加深了故事深度。
《蓮花公主》篇竇旭與公主蓮花
第贰個回合比拼“命題作文”,題目是“情”。《聊齋志異》大IP之壹的《聶小倩》率先登場。且不論改編電視劇,僅就電影而言,值得關注的就有1960年李翰祥版、1975年姚鳳磐版和1986年程小東版叁部佳作,近年還有2011年葉偉信版、2022年馬玉成版再登銀幕,動畫方面也有1997年徐克編劇的《小倩》,以及2024年剛上映過的改編長片。諸多珠玉在前,故事早已毫無懸念,想要做出新意著實不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