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刘晓彬对此深有感触。近几年,名创优品孵化了多个毛绒品类的自有IP形象,例如墩DUN鸡、企鹅PENPEN、“吉福特熊家族”等。在孵化和运营过程中,官方仅为其设定了“基础人设”,并未赋予更多内容,但因为这些形象本身呆萌治愈,网友开发了大量表情包。尤其墩DUN鸡,由于体形圆润饱满在货架上被挤出各式各样的形状,顾客觉得有趣于是拍下来分享到网络,几十只鸡瞬间化身大型表情包现场。后续还有门店别出心裁,让墩DUN鸡担当“内裤模特”,这一创意引爆网络,大批网友效仿和传播。实体空间的货架陈列创造事件,经过社交媒体发酵放大,墩DUN鸡迅速出圈。
“企业是可以和消费者一起共创内容的,而且网友发挥各种脑洞的二创,让IP变得更加鲜活,从而被更广泛的用户认知。”刘晓彬感慨。但如果问他:这种火起来的潮玩IP能走多远,五年?十年?他则很务实地认为,所有的潮玩企业其实应该有一种自觉,就是“甘蔗没有两头甜”——一个潮玩IP在诞生之初通常是先由一拨藏家级潮玩人群喜爱,再慢慢传播开,而它之所以能被这种引领潮流的人群“看见”,就是因为其携带的艺术性、先锋性和新锐感。当这个IP从小众变得泛大众化,当然意味着它火了,但那些潮流人士马上会认为它成了大路货,那么他们必然会抛弃它,转而寻找下一个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和独树一帜审美的产品。没办法,这就是潮流的规律,潮玩之所以有个“潮”字,就意味着后面还有一波又一波的潮水。
刘晓彬相信,在拉布布之后,一定会有下一个“拉布布”,而无论大家的营销手段怎么变化升级,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个“拉布布”一定有自己突出的个性和强大的辨识度。
名创优品的毛绒IP形象墩DUN鸡。
“顽童”崛起
不止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帖:“没人发现拉布布和(魔童)哪吒很像吗?”甚至有人把哪吒的脸换成拉布布,竟然毫无违和感。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学院副教授王婧在电影频道的《今日影评》节目里,解答了这个疑问,那是因为两个形象都在代表可爱的圆形设计中,加入了以往邪恶反派才会使用的三角形。动画史中,将三角形使用得最为经典的形象是《葫芦兄弟》中的蛇精,而令人信赖的哆啦A梦,无论脑袋、身体、眼睛还是鼻子,甚至连手都是圆形。
在王婧看来,“丑萌系”长相的流行,实质上是对传统主流审美的一次深刻反思。它打破了单一审美标准的束缚。如果再环视一圈今天潮玩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会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不是精致完美的理想主义代言人,甚至各有各的“奇怪”——噘嘴的Molly面无表情、CiCiLu有道粗粗的连在一起的连心眉、大表姐“劳拉”(LAURA)是个悲伤的小丑、“野孩子”WAKUKU有对连心眉和尖尖的三角形虎牙……
它们的精神内核更是具有同构性——拒绝乖巧,用“缺陷”构建真实。如果把潮玩放进更宽阔的文化视域,会发现如今的多数潮玩都属于已故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所说的“顽童母题”。顽童是对“听话”“乖巧”“完美”一类形象的反抗,他们身上最突出的特质为个性、力量和自由精神,那是在走向“社会人”之前,“自然人”所具有的生命基因、力度与天性。
回顾中国的文化史,艺术家们曾创作了一批充满神性的英雄式IP,例如《大闹天宫》里脸似蟠桃、鹅黄上衣、豹皮短裙、红裤黑靴的孙大圣;1979年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里清秀勇敢的哪吒;刚正不阿的“葫芦娃”……曹祎遐觉得,审美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会随着时代而变化。今天,形象唯美的IP并非不需要了,只是这样的IP距离人们的生活比较远,在欣赏它们的同时,年轻人需要一些可以亲近的,甚至与自己相似的伙伴式IP。
朴得现认为,当下那些拥有独特个性、形象有辨识度的IP,之所以能够收获众多用户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它们展现出来的鲜活生命力,也就是年轻人口中的“活人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