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7 | 來源: 川北醫學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日,我校學生羅某某的科研情況受到部分網友關注。學校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開展調查核實。現將相關情況通報如下。經Web of Science檢索查詢,羅某某已發表的7篇論文,包括以第壹作者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發表article(研究論文)1篇、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發表meta analysis(薈萃分析)1篇、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發表correspondence(評論文章)1篇,由其帶領學生團隊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以通訊作者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發表letter(學術評論)4篇,由其組織學生團隊完成。經核查,羅某某曾收到npj Digital Medicine、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期刊審稿邀請,目前已參與3篇論文審稿。
網友質疑的PPT圖片為學校2024年“昌華獎學金”評選現場展示材料,羅某某在材料中存在成果表述不嚴謹問題,有自誇炫耀之嫌。學校已對其進行嚴肅批評教育。
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並將進壹步加強指導、監督和管理,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
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對學校的關心、支持與監督。
川北醫學院專項工作組
2025年7月17日
此前報道:川北醫學院本科生“逆天學術履歷”引爭議,學校回應:正在核查中
來源:封面新聞
近日,因自己“過於優秀”的“簡歷”,來自川北醫學院的2022級同學羅某在網上受到了關注。
據網傳圖片顯示,在某課堂播放的PPT中,寫有壹同學“擔任多個頂級期刊審稿人,以第壹作者或第壹通訊作者在自然·機器學習、JAMA內科學等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7篇,個人累計影響因子149。還獲有A類國家級競賽壹等、贰等獎若幹,目前參與北京大學,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協和醫學院等院校合作,並獲得東京齒科大學、東京大學、帝都大港大學、帝國理工學院錄取內諾……”
PPT中還列舉了在2024年期間,該同學以第壹作者、共同作者、唯壹通訊作者等身份參與的拾余篇論文,涉及“柳葉刀”“自然”“JAMA”在內的眾多學術界頂級期刊和雜志。
圖據“川北醫青年”微信公眾號
網傳消息及眾多知情人士透露,該PPT介紹的對象,正是川北醫學院本科生羅某。據川北醫學院微信公眾號顯示,羅某就讀於該校口腔醫學院,是2022級學生。2025年5月,他曾獲學校2024年度青年伍肆獎章,在獲獎介紹中提到,他有國家級A類競賽獎項4項,省級獎項6項。計算機應用協會副會長。國家發明專利3項, 發表SCI數篇,軟件著作權數篇,在校期間獲得昌華獎學金等44項榮譽……
記者在社交平台檢索發現,該疑似為介紹羅某的PPT內容引起了不少討論,眾多網友表示其所獲成就過於誇張,“對於壹名大叁本科的同學來說,基本不可能。”進而引發了不少質疑,認為其存在學術造假或誇大事實等行為。
記者查詢截圖
針對SCI論文方面的質疑,7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以羅某姓名為關鍵詞,在PPT中提到的多個期刊雜志官網中進行了檢索,發現確實有多篇文章與川北醫學院羅某相關。
其中,在“JAMA”期刊官網看到,羅某發布的兩篇文章,顯示為“評論和回應”;在“胸部腫瘤學雜志”期刊官網中,與羅某相關的文章也被標注為“給編輯的信”;而“自然·機器學習”期刊官網顯示的羅某相關文章也為“評論”,均不是直接發布的學術論文。不過,記者通過“Pubmed”官網查詢發現,羅某確實以第壹作者身份發表了其他3篇學術論文。
壹名學術界人士向記者表示,就PPT表達的內容和目前查詢到的論文信息來看,確實存在諸多問題。壹是將評論性文章直接當論文進行展示的行為,是否合適存在爭議。贰是壹名本科學生,可以達到“擔任多個頂級期刊審稿人”“個人累計影響因子149”“以唯壹作者身份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等成就都拾分罕見,“如果屬實,那這名學生的學術成就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博士生。”
7月15日下午,記者致電川北醫學院詢問相關情況,有關負責人回復稱,“目前學校已經關注到相關信息,正在核查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