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7 | News by: 南方周末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因没有认证成功,李某娇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李某娇遭遇,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中介公司为李某娇提供的留学服务,存在留服中心此前披露的“疫情补录”、“短期速成学历”及“包认证”的违规情形,这是导致原告的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多次认证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法院判决中介机构全额无息返还原告服务费、学费8.8万元。
一审后,被诉内蒙古某公司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但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地人都没听过”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日,蒙古乌兰巴托,一位牧民带领牦牛穿越特勒吉国家公园附近的平原。图/视觉中国
以“蒙古国留学”为关键词在社交平台搜索,可以看到不少中介机构或个人发布的广告。他们自称招生老师,纷纷打出颇有诱惑力的广告语。
比如“专升本机会一生一次,而留学机会有很多次”“1年出全日制本科证,2-3年解锁口腔热门专业,1.5年秒杀跨专业留学”等。还有些学校表示,课程“自带中文助教翻译天团”,给语言不佳的同学吃下“定心丸”。
近年到蒙古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日益增加。截至2024年上半年,约有3000多人。另一方面,很多人对蒙古留学也持怀疑态度。在蒙古留学中介的评论区,常常可以看到“阴阳怪气”的嘲笑帖,质疑蒙古留学为“水硕、水博”。
朱梓岳父母是蒙古国华侨,他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在蒙古国读书。对很多华侨家庭来说,这里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站,等孩子高中毕业就会去更大的地方接触新的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侨子女都会选择回中国读书。
如今,朱梓岳在中国华南一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而他的很多蒙古同龄人朋友则进入了蒙古高校。他对比发现,蒙古高校本科多为四年制,和中国国内相似。所谓“1年拿证”的短学制普遍存在于硕士研究生阶段,这符合当地的培养标准,也有完整的课程与论文要求。与欧洲的1-2年制硕士研究生类似。
近年来,蒙古国出现了很多名头很大的学校,比如皇家XX大学、海洋XX大学,“连我们当地人都没听说过这些学校”。而这些低门槛“水校”却成为了一些留学中介大力宣传的高性价比项目,吸引了很多不明真相的中国留学生。
另一位在蒙古长大的华侨唐福卓介绍,蒙古的高等教育体系分层明显,像蒙古国立大学、医科大学、财政经济大学等国立高校,录取门槛和毕业要求都比较严格。而一些民族大学、人文大学之类的民办或者私立高校,课程难度和出勤要求相对宽松,也更容易被贴上“水”的标签。
“一般地,当地人判断学校时,主要看公办还是民办。”唐福卓举例称,一般国立优秀高校声望最高,是绝大多数学生报考首选。另有一些私立学校在部分专业或者国际合作项目上也很有特色。
对于远赴蒙古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为什么当时没考虑国立高校?
管聪解释说,留学中介合作的大多是私立院校,也是中介的主推对象。此外,国立高校不仅对申请条件要求高,还有蒙古语水平要求。
赵方也提出,申请国立学校前要读蒙古语的预科班,有的学校要求毕业答辩也是蒙古语答辩。他承认,“大多数人还是为了考公考编用的,又不是用来找工作的。”
就这样,以学术深造为初衷的留学,逐渐演变成了只为学历提升的“游戏”。“水硕、水博”的戏称不胫而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