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7 | 来源: 万象工场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五、如何避免新生代女工重复老一代女工的困境?
陌生的乡土:所以需要很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最后要聊的话题,你觉得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些困境?
王欧: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我看来,当前最迫切需要公共部门关注和支持的,就是老一代女工退出劳动力市场返乡之后的养老、医疗和照护问题。无论是互助养老,农村养老院建设,还是县级医疗机构统筹医疗资源,甚至国家层面针对农民工输出比较多的落后地区实行转移支付,给那些不能动的或者到了生命后期阶段的女性提供照护服务。这个要成为乡村振兴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希望乡村振兴不仅关注产业、组织、生态等方面,更不能仅仅关注那些吸纳了无数资源的典型村,而是要真正回应农村社会最迫切的问题,第一代农民工包括这里说的第一代女工的养老、医疗和照护等就是这样的基本问题。
另外一方面,新生代女工如何进入社保体系缴满15年以便她们成为大龄女工后每个月能领几千元,像城镇居民一样,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就涉及农民工如何把子女和家庭带到打工城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严重依赖外来人口的地区,像江苏的昆山、太仓、江阴等地,当地村里和乡镇的人都到市里买房了,加上生育率的降低,很多教育资源,比如校舍就闲置了,我们能不能把闲置的教育资源更加有效地和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需求匹配,这是当前完全可以做的。
多说一个建议的话,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打工城市能够真正放开异地中考和高考。很多女性会把孩子带到打工地,看到孩子读书不错,通常会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把他们送回老家,女性又会跟回去,刚才说的性别压力又加在她们身上。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放开了,但只有职校开放。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在打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亲子分离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某一个城市甚至某一个省就能解决的,可能需要中央层面的统筹。
陌生的乡土:听起来王老师你还是比较乐观的,有很多可作为的事情去推动女工困境的改善。
王欧:我其实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经历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而且我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经济体系的价值链会不断攀升,社会的公共服务也会逐渐完善。
我个人认为,一个社会向现代转变,农业社会的功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的农业部门所吸纳的劳动力都是很少的,不说美国和欧洲,就像日本、韩国,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都是10%以下,我们国家是多少?超过20%。
随着代际的发展,一代一代人往前走,后面一代人她们能够进入的产业,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会更加多样和完善,我们今天提到的那些困境也将会逐渐减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