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7 | 来源: 国金证券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减支的源头是无法忽视的赤字问题。对于美国来说,经济正常运转时超过6%的赤字率无异于达摩克利斯之剑,任何缺乏减支意愿的官员可以时常抬头看看,是否离它又更近了一步。特朗普并非对此视若无睹,也并非对减支的紧迫性一无所知。
(二)TACO 反噬风险加大,特朗普在关税和国际关系重塑更加“激进且务实”:更多的“解放日”,更频繁的“TACO”, 以及更大的波动。
过去一段时间特朗普专注于国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略显“沉寂”。7月4日OBBB法案在国会通过后,特朗普短期的“内忧”已然消失,将再次转向关税、军费保护费等与美国中长期国际竞争力相关的议题。
特朗普对外变得更加“激进且务实”,这意味着每个非美经济体都需要再思考能拿出的谈判筹码有什么:盟友关系或更紧密的贸易往来仅是得以快速参与解放日2.0的入场券,但并不保证得到一个好的协议。
更重要的是展现出硬实力,例如中国在稀土和金属矿物等战略资源的供给优势;尤其注意到这一轮谈判中软实力的议价能力正在下降,例如英国和欧盟传统的“西方文化纽带”,加墨的“北美区位优势”,以及东南亚各国和日韩拥有的“地缘战略价值”。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也是特朗普努力遏制中国影响力的关键参与者,被选作第一轮发信对象。客观现实是,韩国率先倒向美国,而日本态度强硬,这看起来并不妨碍在特朗普眼中将他们等同对待。
而对越南的关税架构尤其值得注意,这种针对转口的阶段式关税是实验性的:探索分级措施可行性,试探贸易伙伴国接受度,以及更重要的,观察中国的应对态度和具体反制措施。
可以预期的是,许久未出现在新闻中的“TikTok收购”、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墨西哥湾”等等都会逐渐回归,成为特朗普放在牌桌上的谈判筹码。
特朗普在做国际事务干预者并试图讨好选民的同时,似乎并不在意的一点是:其他国家亦有政治,这些国家选民对美国的看法会制约相对应的行动。而美国自身的政治压力也并非可以忽略,如果每一份重要法案的程序性投票都需要特朗普亲自斡旋才能通过,美国庞大而冗杂的政治体系也会成为特朗普的绊脚石。
基于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TACO的脆弱性。特朗普的退缩只是基于某种时刻的“最坏情况”而言,这并不代表经济的伤害并没发生,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最坏情况”的底线将变得更低。
(三)新旧联储主席的隔空对抗引发混乱,影子联储主席或拥有“市场定价权”。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一任联储主席将逐渐清晰。鲍威尔会在2026年5月卸任联储主席职位,假设他同时卸任理事,那彼时或将看到至少七名中的四名联储理事将支持特朗普的货币政策立场(沃勒、鲍曼、接替库格勒、接替鲍威尔)。
令人担忧的一点是,哪怕是遵循传统,即年内正常提名新主席,大家都会把他/她当作“影子联储主席”,无限放大新旧联储主席对于货币政策表态的差异。在开除鲍威尔的言论甚嚣尘上的当下,已经很难回到一个正常的接任节奏中去。
无论是影子联储主席,还是以某种更激进的方式夺取鲍威尔的货币政策主导权,对美国的冲击不亚于解放日1.0,甚至会更为严重。长债的抛售压力或将被数倍放大,而美债利率又是联动全球不同市场的核心定价因子,美国自身的股债汇三杀难以避免,更需要关注持续的外溢效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