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7 | 來源: 環球科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墨西哥 | 字體: 小 中 大
新大陸螺旋蠅成蟲(圖片來源:USDA)
卷土重來的新大陸螺旋蠅。
最近,美國農業部(USDA)計劃將數拾億只特殊的新大陸螺旋蠅(Cochliomyia hominivorax),通過飛機空投的方式,釋放到墨西哥和美國得克薩斯州南部。這聽起來像是壹部災難片的開頭,但實際上,這是USDA為了拯救畜牧業而采取的行動。
新大陸螺旋蠅是壹種生活在美洲的可怕生物,它因幼蟲酷似螺絲釘的外形而得名。新大陸螺旋蠅最愛牲畜和人類等溫血動物的傷口和黏膜,它們會在這裡產下數百枚卵,而孵化出的幼蟲則以活體組織為食。新大陸螺旋蠅的幼蟲體長壹兩厘米,全身環繞著螺紋般的棘刺結構,它們會像鑽木頭壹樣,向下旋轉進傷口,沿途不斷啃食組織。
新大陸螺旋蠅的生命周期(圖片來源:USDA)
隨著傷口中新大陸螺旋蠅的幼蟲不斷孵化,受感染生物的傷口便不斷擴大、加深,同時還會引發細菌感染。如果處理不及時,即使是壹頭健壯的牛,也可能在7到10天內因因贰次感染、中毒或繼發感染而喪命。
當然,USDA計劃投放的並不是這種普通、可怕的新大陸螺旋蠅,而是他們精心培育出的不育的新大陸螺旋蠅。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對抗正在美洲蔓延的新大陸螺旋蠅疫情,減少畜牧業的損失。
歷史悠久
事實上,“以蠅制蠅”的方法並不新鮮。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就開發出壹種名為昆蟲不育技術(SIT)的方法:他們用伽馬射線照射了新大陸螺旋蠅的蛹,從而培育出壹種特殊的不育雄性螺旋蠅。這些雄蠅雖然無法生育,但它們的壽命和交配能力卻絲毫不受影響,簡直是完美的“特洛伊木馬”。
壹旦培育成功,這些不育雄蠅就能通過飛機空投和地面釋放的方式被大量投放到環境中。雌性螺旋蠅壹生只交配壹次,壹旦它們與這些不育的雄蠅交配,所產下的卵便無法孵化。這意味著,每壹只與不育雄蠅交配的雌蠅,都將無法繁育後代,這會導致螺旋蠅的數量銳減。通過年復壹年地持續釋放,這種致命的蟲害最終就能被徹底清除。-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