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7 | News by: 红星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资料图 图据IC photo
吴女士通过微信添加信息,看到黄某的地区显示在南宁,她确认自己并不认识对方,双方也没有任何交集,这些信息缩小了寻人范围。吴女士还分析,造谣者可能在国内社交平台上也发布了内容,她用新的微博账号搜到一个与造谣者在国外账号发布内容高度一致的微博账号。吴女士用同样的方法给这个微博账号发消息,对方发来的微信号与国外社交平台给的相同。
吴女士将这些信息做了公证并报警。2022年8月3日,她拿到三塘派出所出具的受案回执。
吴女士表示,前夫知道她是被造黄谣,也很支持她报警。她原本性格乐观,事发之初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以为不会有什么影响,心思和以往一样主要在工作上,常常飞到各个城市。拿到受案回执后,她还拍照发了朋友圈,说“好可怕,这种神经病就是打击报复”,有朋友评论说可能是她“树大招风”。
第二步:
“钓鱼”等造谣者拿身份证开房
甩证据造谣者怕得自行去做笔录
吴女士一边等警方的消息,一边分析如何才能尽快找到造谣者,恢复名誉。她分析,一般情况下,坐飞机、火车和住酒店会用身份证,对普通人而言,最可行的方法是在对方开房时获取。
吴女士发现造谣者发布的内容大都偏向一种性癖好,她就新注册一个女性微博账号,检索相关关键词,混入此类癖好的圈子内,发布造谣者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养号”,说自己在南宁,为了防止对方起疑心,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其聊天,虽然做这些对她而言“无比恶心”。直到2023年5月8日,造谣者发出见面邀请,她直接让对方找个酒店“开房”,并告知房间号。
她致电酒店前台确认对方已入住后,立即联系了三塘派出所民警。几天后,警方掌握了1993年出生的造谣者黄某真实身份信息。到了2023年6月16日,吴女士未从警方处获取新进展的消息,就自己态度强硬地给黄某的微博发消息。
吴女士表示,以前工作时她就很擅长分析客户心理。她先将此前的录屏和受案回执发给黄某,直接告诉黄某她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请了律师做了公证,已经知道黄某的电话地址,还强调“你注销,依然有效”“所以你逃不掉的”。
聊天记录显示,黄某承认自己的不良言论和错误行为,并道歉。吴女士回复:“如果每一个网暴都可以用对不起,法律用来干嘛?”这真的起了作用,黄某告知吴女士他已经去派出所做完了笔录。
三塘派出所民警在2023年7月10日对此事进行了调解。在派出所的调解室,吴女士在律师的陪同下,第一次见到了黄某。在她的视角里,黄某看上去又黑又瘦。在调解室里,黄某不敢把目光落在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身上。
▲黄某到案后在派出所接受调解
吴女士称,后悔当时同意调解,她已因此自学法律知识。如果回到过去,她一定会去追究黄某的刑事责任。
因为,她付出了太多。
第三步:
诉至法院
获公开道歉和20万元赔偿判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