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来源: 地球上的日子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很喜欢这样的安排,因为在我看来,婚礼不是什么表演作秀,婚礼就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在重要和至亲之人的见证下,签一份重要的合同,然后大家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仅此而已。
婚姻本质上就是一份契约合同,而且是一份合作生育后代的合同,正如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里一针见血指出的:“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养育者的手段”,“男女相约共同担负抚育他们所生孩子的责任就是婚姻”。
如果不是为了生育孩子,人类其实完全没有结婚的必要,完全不需要婚姻这么一种排他性的、有违人类天性的社会制度。
正如书名所指,“生”和“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婚姻的本质——它既不浪漫,也无关爱情,它就是个生殖和抚育人类后代的契约/合同,是社会为了维系其功能完整而设计出来的一个制度。
无论是生产还是抚育本身,都是痛苦的,需要生育者付出巨大的心力劳力和财力。一场婚礼再怎么精妙绝伦,说到底它也就是一个合同签约仪式——合同上白字黑子写的不是什么白首不相离的忠诚浪漫宣言,而是“我现在自愿放弃我的一部分独立自主,我自愿准备好了去承担生产的痛苦,抚育的痛苦,我准备好了去承受这一切的后果,我因此和你签下这一份合同。”——说得难听一点,这是一份“丧权辱国”式的合同。
当然现在很多人选择结婚不一定是为了生孩子,而更像是为了给一段恋爱关系“盖章定论”,表明忠诚的决心,在法律上确立另一半是自己财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又或是为了家庭税收优惠而已。
因此我觉得现代中式婚礼上的“我愿意”是一种尴尬粗陋的模仿,因为明明国内都是先领证、后办酒席——合同都签了,还问“愿不愿意”签合同,这不是很滑稽和多余吗?
中式婚礼实际上并不是结婚仪式,而是结婚仪式后的庆祝仪式,但酒席上却总会有主持人还要来非常做作、毫无必要地问新郎新娘“你是否愿意接受Ta做你的妻子/丈夫?”我每次参加这样的婚礼,都觉得尴尬到想抠脚趾。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愈发重视领证,会在领证当天穿婚纱、请摄影师纪录等,我觉得是很好的进步——签这么重要的合同,是得深思熟虑,好好纪念。
-------------
以上是我在欧洲参加婚礼的一些个人主观观察和感想,欢迎留言和我分享你参加过的有趣婚礼!-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