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男孩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姜文 | 字體: 小 中 大
電影裡,郎爸為了能讓郎朗能好好練琴,可謂是用心良苦。
在北京的時候,琴聲擾民,為了讓郎朗不被影響,郎爸為全樓各層打掃廁所,他對郎朗說:從今往後,鋼琴的事歸你管,鋼琴之外歸我管。
後來,去了克魯茲,這裡天才雲集,為了讓郎朗專心練琴,郎爸給他送水,喂他吃的,給他扇風,無微不至。
姜文飾演的郎國任說:孩子,就是我的事業。
這句話仿佛壹顆子彈,正中我的眉心,讓我瞬間警醒。
是啊,教育好孩子,就是父母的終身事業。
如果當爸媽的,在教育路上怕麻煩,疏忽了孩子,那又怎麼能指望孩子成才呢?
教育孩子就像種田壹樣。
你懂得耕耘,勤施肥,多澆水,最終這片田地裡,才能結出豐厚的果實。
養娃也壹樣,你肯定付出時間和精力,肯花心思,孩子才能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堅定地走到底。
用“相信”
點燃孩子自驅自律的引擎
想要孩子變得有出息,除了需要努力付出外,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想起壹個故事。
曾經有個小男孩,放學後老師給了他壹張紙條,並囑咐他回家交給媽媽。
媽媽打開紙條看到後,流著淚對孩子說了壹段話:
“您的孩子是壹個天才,這個學校對他來說太小了,沒有好的老師能夠教他,建議您親自教導。”
多年過去,這個孩子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壹。
他就是愛迪生。
後來,母親去世時,愛迪生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這張紙條。
他這時才發現,上面寫著的是另壹句話:“你的孩子精神有缺陷,我們決定不讓他繼續就讀,他被正式退學了。”
愛迪生看後淚流滿面,他在日記中寫道:
愛迪生是壹個精神有缺陷的小孩,但是他的母親,把他改變成了壹個世紀天才。
在《你行!你上!》電影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郎朗父母的這壹點。
不管遇到了什麼困難,他們都義無反顧地相信孩子能行,給足了郎朗信心。
從壹開始,郎爸就得出了叁個結論——“咱兒子是鋼琴家!咱兒子是鋼琴家!咱兒子是鋼琴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