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基本常識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前置聲明:本文不作任何道德評價,豪門內部恩怨情仇也不適合用道德來評價。同時,本文為誅心之論,是依據公開信息和傳媒經驗所做的主觀判斷,請勿強求我提供實證。
因為壹場“大女主”和私生子女們爭奪遺產的風波,宗慶後苦心經營半生的愛國企業家形象已毀於壹旦。
人們驚訝地發現,當年宗慶後高舉保護民族企業大旗從法國人手裡搶回來的,如今卻要留給壹群美國人。
不過呢,說人們“發現”其實不太准確。這些信息存在了拾幾贰拾年,實際知情人沒有壹千也有八百,這麼多年都瞞得密不透風,宗慶後去世壹年多也沒浮出水面,由此可見,無論是宗慶後本人還是傳言中的6位婚外子女,都是沒有動力去把這些信息搬上台面的。
因為這樣的局面對大家都有利:
對宗慶後來說,隱瞞婚外生子和子女加入美籍的情況,就可以長久地保住布衣慈父愛國企業家的生前身後名;對6名婚外子女來說,放棄爭奪娃哈哈的控制權換來的是幾世無憂的百億財富傳承,這是最實在的收益。
宗慶後的安排不可謂不周全,他唯壹沒料到,或者察覺到了但心裡始終不願意接受的,應該就是接班人宗馥莉成為大女主的決心。
拾年前,宗馥莉在壹次接受媒體采訪被問了太多父親宗慶後相關的問題後反問記者:
你能看見我嗎?
不知道讀者們能不能體會到這種想要證明自己,想要走出父輩蔭蔽被看見的心情,我是完全能懂的。
她想要的,是作為大女主宗馥莉被看見,被尊重,而不是作為宗慶後的女兒被審視,被羨慕。
當然我也是直到今晚看到壹篇《別惹宗馥莉》的文章才篤定確認這壹點的。這篇文章有著非常明顯的宗馥莉視角,但其中內容對宗慶後本人可謂毫不留情。
果真如此,那壹切就解釋得通了:
突然浮出水面的婚外子女,橫空出世的大女主人設,被完全放棄的宗慶後輿論形象管理……
上岸第壹劍,先斬老父親。
這從來不是什麼奪嫡之戰。因為宗馥莉早已完成了接班掌權,如今無論在法律層面還是輿論層面都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她的地位。
這從來不是什麼遺產爭奪。壹方面,幾位婚外子女的繼承權益早有安排,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讓人淨身出戶的;另壹方面,相比百億級別的信托資產來說,宗馥莉更核心的利益在於娃哈哈的品牌形象與政治正確。失去政治正確,宗家有可能失去壹切,而遺產爭奪導致的宗慶後形象崩塌(包括涉嫌侵吞國有資產的質疑),真的有可能讓宗家對娃哈哈的控制權失去政治正確。
但宗馥莉還是賭了壹把,因為她有更在意的東西,那就是作為宗馥莉被看見。
這種心態,如果轉換壹下性別就很容易被理解,也就是所謂“弑父情結”,壹個男人需要通過精神上“弑父”才能走出陰影建立自我。但放在作為女性的宗馥莉身上,人們就很難第壹時間想到這壹點。
如今,宗馥莉順利完成了接班掌權,上岸站穩了,要建立屬於她自己的商業帝國,要樹立宗馥莉的大女主形象,有且只有壹條必經之路:
把宗慶後拉下神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