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IT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年初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發布後,壹體機成為不少政府和企業爭相部署的“香餑餑”,H20雖然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但相對價格較貴,“還是超出了很多企業的心理預期,而國產替代方案已基本可對標,加上不穩定的市場預期,很多企業就放棄了H20方案。”彭璐表示。
因此,盡管現在已經解禁,但談及對市場的總體影響,彭璐直言“有限”:“不會有太大波動,因為相關需求早就釋放完了。”
據他透露,今年上半年,幾家頭部廠商的H20基本已經到貨,而除了大廠,真正買H20自己做推理訓練的用戶並不多,更多企業傾向於購買火山引擎、阿裡雲、騰訊雲、百度智能雲等這些大廠大模型的API和Token,因此仍在市面上流通的H20不超過30%,其中壹半可能掌握在“黃牛”手裡,真正在中小企業或者散戶手上的,估計也就10%左右,“不會對市場波動有太大影響”。
市場
國產芯片占叁成份額
華為(专题)“輕舟已過萬重山”
“國產GPU的需求主要是國資在推動。”壹位業內人士向《IT時報》記者坦言,當前高校、政府、大型國央企構成國產GPU采購主力,“普通客戶依然願意選擇英偉達。”
憑借成熟的CUDA生態,英偉達仍是壹座難以逾越的高牆。不過,英偉達在中國的前景也並不樂觀,至少黃仁勳已經感到重重壓力。
7月16日北京之行的采訪中,黃仁勳直言在AI訓練中,華為AI芯片取代英偉達或許只是時間問題。“重點在於,我們做了30年,他們(華為)才做了幾年,現在華為已經能告訴大家他們有多強大了,沒有壹個人比我付出更多精力來構建(AI生態),英偉達以難以置信的規模(在做這件事),但華為已經能和我們相提並論,這說明了壹些問題。”黃仁勳表示。
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布的最新壹期《中國半年度加速計算市場(2024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加速芯片的市場規模增長迅速,超過270萬張;其中國產人工智能芯片廠商的出貨量已超過82萬張;也就是說,國產芯片占據超30%的市場份額,而據央視新聞,昇騰芯片2025年出貨量預計超過70萬片。
經常被“突襲”的英偉達正在失去來自中國電信運營商和地方國資數據中心的訂單。從近幾年電信運營商的集采項目中可見,國產芯片服務器的中標比例壹直在提高,尤其是AI服務器,國產化率更是直線上升,早在2023年的壹次集采中,中國電信的AI服務器國產化比例已接近50%。
壹位運營商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中標的大多是華為昇騰系服務器,尤其是萬卡規模以上的大型AI算力集群,目前有能力且已經可交付使用的國產芯片廠商中,效果仍以華為昇騰910系列為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