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9 | News by: 价值线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戴国资“帽子”的娃哈哈
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集团,早期性质是校办工厂,宗庆后最初的身份只是承包商。企业全部产权归属上城区政府。
1978年,33岁的未婚大龄青年宗庆后结束知青生涯回到杭州,顶班进了母亲工作的小学。由于他只有初中学历,未能担任教师岗位,于是被调去同属教育系统的杭州上城区邮电路小学工农校办纸箱厂当工人。宗庆后他善于与人打交道,厂领导于是让他当供销员,每天拉着板车,去各个学校推销作业本和雪糕。
1987年,杭州市上城区文教局对下属校办企业开展承包经营,为了拿到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的承包权,已经42岁的宗庆后主动把文教局要求的4万元创利指标提高到10万元,企业全部产权仍归属上城区政府。
当时杭州,普通人月薪百元都属于高工资了。无论是他卖中小学书本,还是棒冰饮料,根本撑不起上交的利润。但宗庆后善用人脉,也会借势。
宗庆后的弟弟所在一家名叫“中国保灵”的公司。宗庆后与该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代销该公司的花粉口服液。
宗庆后利用了上城区文教局的资源,帮他向全区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去推销。花粉口服液仅3个月就卖掉了120万盒。经销部承包满一年之际,宗庆后和同事们完成了436万元的经营业绩,上交了22.2万的利润。
宗庆后意识到,少儿营养品的市场竟然这么大。他先是成立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做代工(仍属国有校办体系),然后又去浙江医科大学找了营养学专家朱寿民教授,利用中医中用于健胃消食的山楂、桂圆、红枣等食物,搭配出了一个新配方,这就是日后的娃哈哈营养液。
靠那句“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和出现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娃哈哈1990年销售收入超过9800万。
宗庆后在自传中强调:
在娃哈哈成立的过程中,“国家并没有一分钱投资,完全依靠企业自筹资金滚动发展起来”。
他又一直不肯摘掉国资的身份。
“一方面为了好听好看好办事,另一方面是为了安全。”
毕竟在80年代末,民营企业不被信任,甚至还会被挂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以成立娃哈哈前身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为例:
宗庆后得到了上城区教育局校办企业办公室提供的10万元贷款、调拨的10万元设备、以及划拨的场地、调配的工人,同时校办工厂享受着多项国家政策上的优惠。
这是当时民营企业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1991年,宗庆后“蛇吞象”将当时亏损的杭州罐头厂收入囊中,背后牵线的依然是杭州国资。
上世纪90年代初,娃哈哈迅速扩张,在短时间快速兼并了100多家小厂,这背后也是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
捧着金饭碗要饭?
员工1元买股分红8毛
国资大股东20多年未分红
1999年,在娃哈哈集团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娃哈哈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宗庆后和员工们终于可以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