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9 | News by: 谷雨数据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他们的教育选择也分殊明显:有人耐心等待,盼着孩子年岁渐长后领悟力跃升;有人转变思路,“鸡娃不如鸡自己”,专注自己的事业,为孩子筑牢生活根基;有人绕开高考,选择留学;有人接纳职业教育,支持孩子走 “中本贯通”(毕业有编制)、读职校学兴趣专业,或是学一门手艺。
2、七成家长都有教育焦虑,学历越高越严重
即便高学历父母的孩子在升学中更占优势,这群人却偏偏扛着最沉的教育焦虑。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2021年曾上过热搜,他在官网介绍里略带无奈地自嘲:“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这是许多高学历家长的心声。2019年一项针对上海3万余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近70%家长对子女教育“非常焦虑”或“比较焦虑”,主要的焦虑来源正是学习成绩。
更值得关注的是,家长学历与焦虑程度呈显着正相关 —— 学历越高,焦虑越重,这种关联甚至超过家庭收入和职业地位的影响,仅次于教育期待本身。
高学历家长的教育焦虑,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一项对北京、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调研中,研究对象中近七成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他们的焦虑不仅来自对孩子前途的担忧,更源于一种无形的社会比较——“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许多高学历家长把孩子的成绩当成了自我评判的标尺,这种心理投射使得教育焦虑更加难以缓解。正如研究中,一位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成绩责任重大,会焦虑孩子的成绩问题是由于自己做得不够好。
3、六成中产家长怕孩子将来不如自己
在全球就业市场波动的当下,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愈发普遍。人类学学者关宜馨在《不确定的爱》中写道,“通过对教育投入金钱和精力来投资人力资本的做法虽然不能保证回报,但至少是中产家庭掌控之内的事。”
在针对南京初中生家长(中等收入、高学历)的研究中,58.5%父母担心孩子未来的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研究引述了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我们就属于经过自己努力上学成为的小中产阶级。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子女以后的生活不要低于现在的水准”。
这种焦虑,在中考普职分流上尤为明显 —— 该研究中,100%的家长表示无法接受孩子考不上高中、进职高。
确实,中考比高考更 “残酷”。2025年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一篇研究显示,2020年我国普通高中、中职(包括职高、中专和技校)在校生人数比值约为1.5:1,相当于每5名学生里3个人能上普通高中。与高考相比,中考的筛选机制更为决绝——几乎没有复读机会,一旦失利,即便可以参加高考,但大概率与好大学无缘。而且一线城市会面临更大的普职分流压力——数据表明,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在一线城市就读中职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