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9 | 來源: 餐飲老板內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場閉店潮並非突然而至。根據港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2025年第壹季度的餐廳總收入為280億港元,扣除價格變動的影響後,較2024年同期下跌1.8%。其中,中式餐廳收入同比下滑4.9%,非中式餐廳、快餐店以及酒吧的總收入分別同比上升2.4%、1.9%和6.5%。
其實,這場危機不只是香港,在澳門、新加坡等地亦有顯現。
根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的報道,新加坡去年有超過3000家餐飲店倒閉,這是自2005年以來近20年間的最高紀錄。不同類型的餐飲生意都受到影響,包括酒吧和高級餐廳。
“香港街頭越來越像深圳了,
隨地可見的內地餐飲品牌。”
這些地方餐飲品牌的危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內地品牌沖擊。
壹方面,中餐出海浪潮洶湧,搶走了壹部分本土品牌的生意。
“香港街頭越來越像深圳了,隨地可見的內地餐飲品牌。”香港網友說道。
內地品牌出海的第壹站,壹般是港澳,以及新加坡。香港的不少商鋪,都經歷了“大換血”。以新都城中心為例,瑞幸、西塔老太太、農耕記、太贰酸菜魚等內地餐飲品牌相繼進駐,被本地人戲稱為“小深圳”。
據內參君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60個內地餐飲品牌入駐香港。茶咖頭部品牌如蜜雪冰城、喜茶、霸王茶姬、瑞幸、庫迪、Manner等接連在香港尖沙咀、旺角等地駐扎開店。其它中餐品牌如農耕記、太贰酸菜魚、西塔老太太等知名特色飯店先後進軍香港各大商場。
如今壹些較早入駐香港的品牌已經開起了分店。比如太贰酸菜魚在香港已經開出了8家門店;木屋燒烤計劃在香港西環開設第贰間燒烤店;蜜雪冰城在香港各區已經開設了9家分店。
新加坡市場亦是如此。
據《聯合早報》報道,截至 2024 年底已有 60 多個中國品牌在東南亞開設超 6100 家門店,“商場被過江龍占據”成為當地餐飲從業者的共同感受。
內地品牌憑借供應鏈優勢與標准化運營,在價格、服務、品類創新上形成多維競爭力,加速了區域餐飲市場的洗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