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9 | 來源: 餐飲老板內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內地品牌
“整頓”香港餐飲
內地品牌之所以能夠給當地餐飲帶來“大震蕩”,本質上是這些品牌帶來了更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及模式。
再加上,這些能“殺出去”的品牌,大部分都是影響力及綜合實力較強的品牌。畢竟“不是猛龍不過江”。
具體來看看內地品牌在哪些維度上“整頓”了當地餐飲。
產品方面,豐富且上新快。
且先不說茶咖這類“上新狂魔”,大部分內地頭部餐飲品牌都保持著“月度小上新,季度大上新”的新品迭代頻率。對照之下,多數香港茶餐廳固守 “黯然銷魂飯、叉燒滑蛋飯、菠蘿包”這些老叁樣,鮮少上新。
服務方面,無小費,態度更好。
“天下苦香港服務業久矣!”香港網友發出如此感歎。
在香港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餐廳壹般都要收取10%的服務費,甚至連去很多快餐店吃飯也需要交服務費。除此之外,冷飲要加錢,餐前小菜要加錢等等,也與內地餐飲有所差異。
前不久,潮汕菜館“陳鵬鵬”進軍香港,提出“柒不收”的門店規定,更是被港媒稱為挑戰香港傳統餐飲規則,讓香港網友連連稱贊。
此外,這些內地品牌更以靈活的運營模式打破傳統格局。例如內地品牌普遍采用的 “掃碼點單”“免費續杯 ”等服務,正逐步改變香港消費者的用餐習慣。
價格方面,性價比更高。
許多內地品牌憑借著強大供應鏈體系,實現了價格優勢。即便是在“寸土寸金”“成本高企”的香港市場,依然能跑出高於本土品牌的性價比優勢。
比如雪王,進入香港之後人氣壹直很旺,直接拉動了香港本土的消費降級。例如其招牌檸檬水定價8港元,僅為香港本土茶飲店的1/3,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港人北上
94%都盯上了深圳餐飲
另壹方面,大量港人湧入深圳消費,最終也都把錢包掏給了內地餐飲品牌。
在許多品牌的閉店原因,以及專家分析中,都會強調壹個關鍵原因——港人北上。
大約是2024開始,香港人到深圳過周末成了壹種風潮。港人北上直接帶走了壹大批香港餐飲的本土消費者。
據深圳邊檢總站統計,2024年全年經深圳各類口岸入境的香港居民超7700萬人次。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港人北上”消費總額近557億元,較2023年消費增長近200億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