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9 | News by: 飞蛾逐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这被舆论形容为2025年中国新闻界最黑色的幽默。
幸运的是,在被带走数小时后,李东并未遭到长期关押。当晚,他已经安全返回北京。
但他不是空手而归的。他成了一个不情愿的信使,带回了一句来自“专案组”的口信威胁,要他转达给刘东林案的代理律师刘佳佳,以及刊发报道的新黄河记者刘成伟:
下一个,就是你;再下一个是新黄河调查记者刘成伟。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重新审视中国记协的那份声明了。
砸摄像机的谢老板,被刑事拘留了。而让记者失联、并捎回赤裸裸威胁的“专案组”,却毫发无伤,继续运作。他们的“围猎式”行动,还在继续。
这张由“5·11专案组”织就的大网,正以令人不寒而栗的效率悄然收紧,目标明确地罩向每一个敢于触碰刘东林案的人。
这绝非孤立的点对点打击,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首当其冲的,是为刘家提供法律支撑的支点——代理律师刘佳佳:
一顶“妨害作证”的帽子不由分说地扣了上来。
在原案尚未正式立案的情况下,这个罪名显得尤为刺眼,而那只无形的、监听的耳朵,也从此贴近了她的生活。
紧接着,舆论的传声筒也被列入打击范围,一份内部的嫌疑人名单上,赫然写着包括李东和刘成伟在内的四名记者的名字,他们手中的笔,随时可能被定义为“犯罪集团”的凶器。
这场围猎甚至下沉到了最草根的层面,那对曾热心帮助刘家搜集证据的石家庄本地父子,也未能幸免,他们先后被以“寻衅滋事”和“妨害作证”这两个熟悉的口袋罪名秘密关押。
整个行动的脉络清晰得令人发指——就是要将律师、记者、民间声援者全部打成一个“犯罪团伙”。
通过这种打包构陷的方式,让追问真相的人:
自己先变成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你看,这就是区别。
砸摄像机的谢老板,是一个可以被法律精准打击的个体。他的行为,是对新闻采访权的外部物理攻击。他的动机,是为了掩盖自己企业产品不合格的商业问题。整个事件的性质,清晰明了,黑白分明。
而李东的遭遇,是来自一个强大的、可以跨省执法的内部系统的精准打击。这不是攻击,这是“传唤”,是“调查”,是“依法办案”。它的动机,是为了:
掩盖一桩可能涉及公职人员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命案。
中国记协可以义正辞严地谴责谢老板,因为这是站在法治的高地上,谴责一个违反了明文法规的公民:
这是在履行职责,而且没有任何风险。
当施暴者是一个满身贴满认证的假冒“高科技”老板时,他是脆弱的。
当施暴者是一个手握执法权、以“专案”为名的机构时,它是坚硬的,甚至是不可言说的。
一台摄像机被摔碎,损失的是五万块钱和一个新闻现场。它的声音很响,但它的问题很好解决:
它的死亡,反而成就了它的使命。
一个记者被失联,损失的是什么?是一个家庭几个小时的煎熬,是一个行业信心的动摇:
是一个社会本应拥有的、知道真相的权利被悄然剥夺。
它的声音很轻,轻到你若不仔细去听,就仿佛从未发生过。
这种沉默,远比一万台摄像机被砸碎的声音,更让人心惊。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恐惧,往往不是来自那些声嘶力竭的叫嚣,而是来自那些面无表情的、程序化的、让你无处申诉的压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