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9 | 來源: 大力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然後,杜建英在1991年進入娃哈哈工作,你想想她身上的標簽,那個年代還非常稀缺的名牌大學生,外加隱形老板娘,她很快就在娃哈哈平步青雲,成了壹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贰號首領。
她在娃哈哈曾長期擔任總經辦主任,因為娃哈哈是扁平化管理,沒有副總職位,下面大大小小的部門,都是直接向宗慶後匯報,老宗壹個人哪忙得過來,這中間負責上傳下達的總經辦,實權就非常大。
更要命的是,杜建英不僅是權力大,而且還拿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資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娃哈哈那壹堆的體外公司,當年宗慶後為了避免娃哈哈的控制權落到法國達能的手裡,就悄悄地注冊了很多公司,這些公司在股權結構上跟娃哈哈沒有關系,但娃哈哈通過品牌授權、代工等手段,把很多核心業務都轉移給了這些公司。
娃哈哈的很多產品,從生產研發、渠道銷售,到區域經營,都藏在這些體外公司裡。
2022年,國資控股的娃哈哈集團,營收僅僅占了整個娃哈哈系的15.67%,可見這些體外公司才是娃哈哈真正的命脈所在。
這些體外公司的實控人,其中不少就是杜建英和她的子女。
後來隨著宗馥莉畢業進入娃哈哈,逐漸取代了杜建英的管理職能,杜建英從娃哈哈管理層淡出,但她仍然牢牢地掌控著那些體外公司,再加上她跟很多創業元老都有革命感情,所以在宗慶後去世後,她就當上了職工持股會的理事長。
按照原本的局面,杜建英靠自己手裡的資源,足夠跟大公主分庭抗禮,雙方應該能井水不犯河水。
但大公主也不是個簡單角色,她在娃哈哈准備接班的時候,也掌控了壹些體外公司,這些公司被外界叫做宏盛系。
去年老宗去世,大公主上台,外界都擔心她能不能收服娃哈哈這匹烈馬,結果她只用了兩招,就讓外界見識到了厲害。
第壹招是釜底抽薪,她壹口氣關停18條產線,把業務從杜建英掌控的體外公司裡抽離,並且往自己掌控的宏盛系轉移。
這個操作不但打擊了杜建英,還動了元老們的蛋糕,所以當時鬧得動靜不小,舉報信滿天飛。
然後她又玩了第贰招,以退為進,她公開發了壹篇辭職信,然後回家不幹了,結果只過了伍天,董事會就硬著頭皮又把她請了回去。
這兩招之後,大公主就基本大權獨攬,已經徹底占據了上風,所以利益受損的杜建英,只能文斗不行來武斗,把她的終極武器亮了出來,也就是那3個私生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