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9 | News by: 华夏时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比特币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一方面,以美国本土合规稳定币为主导,服务于受强监管的传统金融和机构市场,强调安全、透明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USDT可能继续在特定区域和加密原生生态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依托不同主权货币的合规离岸稳定币将加速发展,服务于特定的地缘经济圈和多元化需求。从市场构成看,对USDT而言,美国稳定币合规化浪潮既是市场份额的挑战,也可能成为其深耕特定“离岸”生态的契机。
传统银行跑步入场
加密法案的推动,让美国银行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期,美国头部银行相继宣布稳定币布局。
对此,刘斌认为,稳定币的高效支付功能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信贷服务能力,可能导致大量存款流出传统银行体系,削弱其吸储和信贷能力。随着负债流出,非银行机构在资产“完善担保”的情况下可提供信贷服务,减少对银行作为资本配置者的依赖。区块链技术还将重塑支付生态系统,冲击传统“支付模式”,降低传统支付服务商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对于Visa和万事达这两家全球支付巨头会带来较大冲击,同时对于SWIFT也会形成一定压力,未来跨境支付通过稳定币会进一步绕过SWIFT网络。
“我们已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美国银行CEO Brian Moynihan表示,该行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将在适当时机推出稳定币产品,并可能与其他金融机构展开合作。
花旗银行CEO Jane Fraser也明确表示,该行正在积极推进稳定币相关计划,并将其视为未来国际支付的重要基石。花旗银行此前预测,2030年稳定币的总流通供应量可能增长至1.6万亿美元至3.7万亿美元,预计稳定币供应仍将以美元计价为主,而非美国家则会推动本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
摩根大通则更快一步,在6月18日便宣布将试点启动一种名为JPMD的存款代币,部署在Coinbase支持的Base区块链上。初期,该代币仅供摩根大通的机构客户使用,后续将在美国监管批准后逐步向更广泛用户群体及更多币种扩展。据悉,JPMD1:1对应摩根大通的美元存款,支持24小时实时转账,并享有存款保险与利息等传统金融保障。
“银行发行稳定币是对金融科技冲击的积极应对,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刘斌认为,但是总体上看,稳定币形成的生态会对传统金融体系形成冲击,加密货币金融体系与传统金融体系之间要寻找新的平衡。银行通过发行稳定币,掌握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环节,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合规渠道与客户信任优势,参与到稳定币市场中,避免失去对支付系统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同时也能在新的支付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刘斌指出,稳定币可能引发类似“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发行方缺乏传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约束,一旦遭遇挤兑将更为脆弱。此外,稳定币挤兑可能直接冲击美国国债利率,引发金融稳定风险。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吴文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多家银行计划发行稳定币,是一种反击策略,旨在利用现有牌照快速合规,将存量客户转化为稳定币用户,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造成资产负债表冲突,储备资产若计入存款准备金,将削弱放贷能力,若银行系稳定币爆雷,则可能引发挤兑传染至传统业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