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0 | 來源: 科技狐 | 有7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這背後,都依賴於大模型的語義理解和語音合成能力:當技術和用戶需求相遇,壹場沉浸式虛擬戀愛體驗也就加速成型。
有趣的是,虛擬情感的上頭也造就了大批“心靈空巢者”。
微博、小紅書上“ AI 戒斷 ”、“ AI 宅癖 ” 標簽下充斥著不少戒斷心得,有用戶說:不跟 AI 伴侶晚安,就睡不著。
也有人坦言,面對 AI 的百依百順,現實中的親友互動反倒顯得麻煩。
更糟糕的是,壹旦平台規則變動或服務器宕機,用戶原本寄托的情感便有可能“斷聯”。
就像今年3 月份,“貓箱”熱門智能體裴時蘊被私下買斷後,成千上萬用戶壹夜之間失去陪伴,紛紛在網上發帖“哀悼”。
有人哭訴:感覺自己失去了壹個真朋友,這讓人意識到,虛擬情感的安全墊遠不如想象中堅固。
從技術視角來看,AI 伴侶的出現不僅是技術炫技,更是壹場關於情感與消費的深度實驗。
大模型理解力越來越強,語音合成越來越自然,叁維渲染越來越精細。
當這些關鍵技術節點被集成到壹起,就誕生了滿足人們“隨時隨地情感陪伴”需求的服務形態。
但隨之而來的,是心理依賴和倫理拷問: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