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0 | 來源: 鳳凰WEEKL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 湖北恩施學院的學生們正在上課。
批作業的時候,到底是AI寫的還是學生自己的思考和語言,區別還是蠻明顯的。現在因為AI的大量湧入,當我看到學生非常稚嫩而真摯的文字時,竟然都有壹種感動。我常對學生說,就算不完美,但起碼這是你自己的思考過程,不完美才是人類。
我壹度非常擔心AI會讓人變笨,但有朋友勸我說,AI其實就是壹個工具,我們現在這套創造知識模式,可能隨著AI的引入發生變化,未來說不定人會形成壹些新的思維模式。
還有壹位老師和我交流時提到,至少對於本科生來說,現在的文科作業可能也需要做出壹些改變,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學生講故事的能力,而不是要求他們提交壹份完整的研究報告,因為後者反而更容易促使人依賴AI完成,而培養他們寫作真實的故事,反而還能鼓勵他們走入他人的生活與真實的社會。
“轉專業率低,我才能向組織交代”
AI沖擊,加上整體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現在不少高校的文科專業都岌岌可危。
這裡面有壹個有意思的現象。在我們學院,中文系專業評分是最低的,整體師資力量也不強,但每年高考招生分數卻是全院最高的,生源質量是最好的。相反,專業評分最高的社會學系,招生分數反而墊底。
因為在大眾的普遍認知裡,中文系在文科裡認可度更高,還有張雪峰的“中文系好考公”這類觀點的加持。學生報考時更傾向於遵照這些大眾認知,而不會去看學院的專業排名。盡管中文系在院內評分低,多次面臨被裁撤的風險,但正是因為它的高考分數線高,才勉強保了下來。
相比之下,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的老師和我說,他明顯感到生源質量日益下降。建築行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他們是學校前幾名的專業,現在都快招不到學生了,每年轉專業率是全校最高的。
今年我給大壹學生當班主任,最主要也最發愁的任務就是防止學生轉專業。壹個班的轉專業率會影響到學科評估,甚至決定這個專業能否繼續存在。如果專業被取消,我們的飯碗可能不保,或是被分流到馬院、公管等其他學院去,在那裡我們更難生存。
轉專業率也是學院領導最關心的問題。為此他們專門開會強調現在形勢如何嚴峻,整個學院隨時可能被解散,每年都有壹些專業面臨被裁撤的風險,已經連續兩年是學院動用各種關系、各種跑動,才把這專業給保下來的。
所以當有學生來找我聊要不要轉專業時,我站在這種立場上,還是會講我們這個學科如何好,但我也不會直接阻止,而是建議他們先去想轉的專業聽聽課,看能不能聽懂,是否真的喜歡,再決定。
因為大壹學生轉專業往往比較盲目,他們對目標專業的實質內容、自己的適配性,以及未來會從事什麼工作,都缺乏深入了解。他們的認知壹方面來自高中階段的有限經驗,另壹方面則是被社會輿論,尤其是張雪峰這種網紅導師塑造出來的刻板印象。
大部分的學生真去聽課後,意識到那個學科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很多就此作罷。這種嘗試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也讓我松了口氣。轉專業率低,我才能向組織交代。
張雪峰壹定程度上真的能影響某個專業和學校的分數。對於壹個家庭支持有限、難以承擔試錯成本的學生而言,這些建議可能有幫助,但他確實也加深了社會對壹些學科的刻板印象。他對某些學科的理解存在誤區,他的建議本質上是在利用信息差,但很多人也確實需要這個信息差。
我注意到,張雪峰直播時,通常會先了解壹下學生的家庭背景,再給出針對性建議。但很多人將他的話片面摘取,成為對壹個學科的總體評價。實際上,判斷壹個人適不適合做好某個方向,除了家庭背景外,性格更重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