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0 | 來源: 信息正義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沒有哪個主導大國在維持其主導地位時曾得到如此多的他國協助。
10
這壹秩序現在正在崩潰。
川普深信盟友是負擔。
他的談判策略是利用美國的杠杆作用,隨時從所有對手那裡榨取讓步。
但這種方法未能考慮到合作如何作為力量倍增器。
以伊朗為例。自1979年以來,美國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實施了嚴厲制裁。然而,僅靠美國的壓力不足以讓德黑蘭就其核計劃進行談判。這需要中國、俄羅斯和華盛頓的歐洲盟友加入制裁機制。
11
烏克蘭戰爭提供了另壹個例子。
為了結束戰爭,川普政府可能希望放松對俄羅斯的制裁或迫使烏克蘭屈服於莫斯科的侵略。
但俄羅斯經濟要恢復需要歐洲的默許,而歐洲國家即使沒有美國的援助也可以繼續支持烏克蘭。
然而,川普並未在談判中爭取歐洲盟友的合作,而是將它們排除在外。
同樣,美國希望限制中國獲取某些先進技術,如制造半導體所需的關鍵工具和組件。
但如果沒有制造這些產品的國家(如日本和荷蘭)的配合,美國的限制措施將不起作用。
如果華盛頓無論如何都要限制市場准入,或者美元失去全球經濟的中心地位,那麼,威脅將各國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或剝奪其使用美元進行交易的能力將不再有效。
12
川普政府絕非唯壹助長有利美國國際秩序腐蝕的因素。
幾拾年來,華盛頓壹直在將經濟相互依存武器化,
而由於美國選民普遍認為自由貿易損害了美國制造業並掏空了美國經濟,過去叁屆總統政府都對提供市場准入持敵對態度,
甚至對那些對美國生產至關重要的關鍵輸入品供應國也不例外。
13
多年來,美國的盟友——特別是那些擔心中國日益增強的亞洲盟友——壹直懇求華盛頓采取壹種經濟戰略,使它們能夠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在巴拉克·奧巴馬總統的第贰任期內,他的政府談判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PPP),提供了壹種合作的前進方式。
該協議將連接12個經濟體,利用亞洲的經濟活力,並利用進入美國市場的承諾來強制執行更高的環境和勞工標准,從而使美國生產更具競爭力。
但奧巴馬政府未推動國會批准該協議,而是讓其擱置。
2016年,兩大黨總統候選人都否認了該協議,川普於2017年退出談判,喬·拜登在2021年成為總統後選擇不加入該協議。
14
然而,在燒毀橋梁方面,沒有什麼比過去幾個月川普政策的速度和破壞性更甚。
根據民意研究公司Cluster 17和“Le Grand Continent”雜志近期進行的調查,51%的歐洲人“認為川普是歐洲的敵人”。
這種情緒在之前最支持美國的國家,如丹麥和德國,表現得最為強烈。
“美國人——至少是這部分美國人,這個政府——對歐洲的命運基本漠不關心,”
現任德國總理弗裡德裡希·默茨在2月其中間偏右政黨贏得選舉後表示。因此,他說,
“我的首要任務將是盡快加強歐洲,以便我們能夠壹步步真正實現對美國的獨立。”
他的話捕捉到了拾年前還是邊緣信念、如今在歐洲已成為普遍共識的觀點。
孤立美國
15
近年來,美國的對手,包括中國、伊朗、朝鮮和俄羅斯,在面對華盛頓試圖孤立它們的努力時,加強了彼此的合作,幫助對方規避制裁、武裝軍隊並實施各種侵略行為。
這並不令人意外,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有豐富的經驗應對此類陰謀。
然而,它們缺乏的,是面對壹個傳統美國盟友和中立國家也開始聯合起來——但針對美國——的世界經驗。-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