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0 | 來源: 記憶承載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即便是這樣的,大部分的結局也無非是去健身房當教練,賣卡。哥,姐,續卡不?願不願請個健身私教?
基本都這個處境。
音樂教授每年教那麼多學生,個個都是天才,個個都很勤奮,能教成音樂老師就不錯了。
能夠像自己壹樣,再次成為音樂教授,已經是師門翹楚,得意門生。
這就是為什麼劇中的華人圈鋼琴大師反復勸朗爸現實點,他認為朗朗能接近自己的地位,已經是華人裡的奇跡。
至於要去混白人圈,殺到世界之巔,那是癡人說夢。
只不過朗爸堅持,硬是殺穿了這條路,但是我們也很清楚的看到,即便朗朗在美國頂流音樂學府征服了上上下下。他所要面臨的,也是長達兩年沒有商業演出機會的尷尬處境。
也就是說,你都優秀到令人發指了,所能換取的,也僅僅是壹個等風來的機會。
風不來,你等到50歲以後才成名,也很正常,中途等不急,人先瘋掉了也有。
或者,幹脆等到3,40歲,受不了轉行了,更是常見。
當然,這不是說朗朗前期的那壹切成就沒意義,那些很有意義。
沒有那些,風來了你也接不住,給你機會,你得中用。
你不知道機會什麼時候來,所以你先得中用,中用之後,才是漫長的等待與內心的煎熬。
朗朗是壹個經典的天才故事,人天才,運氣也給力,他真的在某個分支領域,比如鋼琴領域,站在了世界之巔,不是華人之巔,是世界之巔。
大部分沒有那麼好運氣的天才,包括絕大部分的人才,都是站不到這麼高的。
俗稱你沒法通關,你拿不到最終的獎勵,你只能拿到階段性的獎勵。
所以我前面舉了兩個健身房教練的例子。
這樣的階段性的人才是很多很多的,比如你考個很好的大學,你會在校園裡見到很多所謂的麒麟兒。
就是在他們老家,在縣裡,在市裡,甚至在省裡是狀元,但是在大學裡就泯然眾人矣。
學生會主席就壹個,也許進來前都是學霸,但不可能人人都做校園風雲人物。
大多數學霸畢業後,也就是繼續讀研,讀博,等工作後,你還是得從壹個普通的比如大廠碼農幹起。
等你參加工作就會發現,別說清北交浙復的會被安排去接電話;哪怕哈耶普斯麻的,工作壹兩年都接觸不到核心模塊,也實屬平常。
這個時候那句玩笑話,所謂普金來了也得敬酒就上演了,你不能覺得你很優秀。
因為人人都優秀。
當所有人都是青銅聖斗士的時候,青銅就什麼也不意味著了。
聖斗士也得拎包,也得斟酒,也得堵大佬辦公室門口,就為了某次只有5分鍾的對話,提前排練了壹周。
即便你混出頭了,你多次先登,斬將,奪旗,你成為最年輕的高管,你想要從高級打工人完成向資方的鯉魚壹躍,也是非常難的。
等你把前面那些都過伍關斬六將,壹路殺穿,你開始創業的時候,你在市場裡打探壹圈就會發現,公司開張就敢以上市為目標的創業團隊,幾乎沒有壹家是沒有背景的。
明白這句話麼?前面那些先登,斬將,奪旗都只是入場券。
等你做了妖精,會發現,到處都是菩薩的坐騎,老君的童子,要優秀有優秀,要背景有背景。
反倒是只有優秀的創業者,那是第壹集領盒飯的白骨精。
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這個世界本就是按照稀缺性在運行。
要拼優秀,也要拼背景,更要拼運氣。
絕大部分足夠優秀,各方面條件也足夠好的人,都不可能敲鍾,或者像朗朗那樣站在世界之巔。
都只能拿壹個階段性的成果,中途被趕出場。
所以,還有人覺得我在那天的改變命運話題裡拿來打比方的成才,是什麼天才麼?
不,他遠遠談不上。甚至連個初級人才,他都很勉強。
成才的狙擊連袁朗都比不上,要知道袁朗並不是王牌狙擊手,他的優秀體現在綜合素質,他是老A的隊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