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0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艰难前行的“寸进”
理解专业只是第一道坎。
当镜头试图对准那些正在进行、牵涉多方利益的真实案件时,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比如,拍摄“外嫁女”土地权益案。导演王晓凡在导演手记中详述了此案的曲折:内蒙古通辽市某村,因高压电线铁塔征地,户籍仍在村里的“外嫁女”们获得的补偿款远低于同村男性村民。
悬殊的数字,根子是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成为现实阻碍。
团队跟随主办检察官周志军全程记录。王晓凡写道:“我们的摄影机就这么怼着,啥都记录上了,如果解决不好,怎么办?”压力同样笼罩着检察官,“检察官事后告诉我们,其实他们的压力不比我们小。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心,万一报道出来,效果不好,会不会影响稳定?”
这个案子历时近一年拍摄,过程如坐过山车。起初,镇政府只承诺在2025年5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生效后补发钱,外嫁女们担忧“夜长梦多”。直到2025年5月26日,在检察院持续监督下,补偿款终于足额打入明杰等外嫁女的账户。“公平正义,变得具体可见。”王晓凡在手记中感慨。
《失去的土地》分集剧照 ——外嫁女在听证会现场
秦博特别看重“外嫁女”这一集的意义:“主流媒体从来没有在系统上给出一个板上钉钉的东西……很难有一个正向的案例,能够十分确定地告诉大家,以后发生类似的案件,可以参考这个案件。”
他认为,纪录片的使命在于呈现中国法治“寸进”的过程。“中国的法治就是这样,不断地往前‘寸进’的。”秦博补充说,“我们是想着能做到一步,是一步。”
如果说“外嫁女”案展现了公益诉讼在传统乡土社会中的破冰之旅,那么聚焦“开盒”(人肉搜索与曝光个人信息)犯罪的案例,则直面了数字时代的新挑战。
“开盒”一集的分集导演姜涛最初觉得“公益诉讼”“公共利益”抽象而遥远。直到拍摄深入,他才理解其核心价值——“绝不仅仅是惩治犯罪的手段,更是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重要途径。”
在这起案件中,受害者个人信息被肆意曝光,维权成本极高。公益诉讼检察官成为他们的“守护者”,代表受害者群体锁定违法者,讨回公道。-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