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1 | 来源: 环球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日本电视台21日评论称,对这四个政党而言,若被认为对与自民党和公明党持合作态度,可能会影响自身势力的扩大。这种情况甚至可能波及下一次国政选举,因此摆出了拒绝联合执政的姿态。
项昊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各党派立场和政策主张分歧明显,组建联合政府的协商过程会比较困难,达成一致也不容易,即便形成联合政府,也存在不稳定性,随时可能散伙。未来日本政坛存在各种可能性,但短期内很难构建一个稳定的政治架构,这是必然的。
笪志刚认为,尽管如此,自民党仍有争取的空间。在野党虽然占据126个席位,但自民党若能争取到无所属的议员或小党的支持,达到5个席位,就能超过在野党的席位,从而在国会中占据多数。目前保守党等小党和无所属议员共占据12个席位,其中保守党等议员可能成为争取的对象;无党派议员占据9个席位,但尚未形成政党。因此,自民党若能争取到这些议员的支持,将对国会操作产生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自民党内部也已出现问责石破茂的声音。项昊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无论谁接替石破茂,自民党面临的困局都是一样的。未来自民党作为少数派政府,在推进立法程序和政策时都会受到在野势力的阻挠,且在国会没有控制权,施政将非常艰难。
项昊宇分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若要打破困局,一种方式是放手一搏,动用首相特权,宣布提前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如果自民党能在众议院选举中多获一席,就能重新恢复稳定执政;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败选失利,从而陷入新的恶性循环。
日本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政治稳定
“执政党未达半数,问题堆积如山,政治混乱会引发‘国难’吗?”日本电视台21日发文称,当前日本面临“堆积如山”的问题,政治混乱可能带来更多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国难”。
不过,项昊宇认为,“国难”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他认为,日本的经济民生状况,例如少子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才是真正的“国难”,而政府更替问题并非如此。从历史上看,日本一直存在频繁更换内阁的情况,但这与社会层面是两码事。
他进一步分析称,由于各党派之间存在利益和政策分歧,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党派越多,协调难度越大,矛盾也越容易出现,因此政府的稳定性始终会比较脆弱。如果想建立一个在国会占有多数席位的稳定政府,只能通过举行新的大选来“重新洗牌”。目前来看,日本恐难在短期内实现政治稳定。
项昊宇表示,无论谁执政,未来日本都需要优先应对美日关税谈判。实际上,日本所谓的“国难”很大程度上是指美国对日本的关税施压,这导致日本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支柱产业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到日本经济复苏和民生改善。贸易摩擦对日本经济构成长期挑战,未来日本在对美谈判中将面临艰难局面。而美国面对一个较弱势的日本政府,可能会在谈判中提出更高要求,妥协难度也会更大。这可能会影响日美同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可能导致同盟之间出现更大裂痕。
笪志刚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日本政坛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不认为现在的情形是‘国难’。从外部来看,日本将美国的关税施压视为‘国难’,这确实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但这种压力更多是经济层面的挑战,而非直接导致政坛陷入长期混乱的根源。”
笪志刚称,从内部来看,执政党若无法控制参众两院,就会出现执政党与在野党对立的局面,导致政局混乱。如果执政党总是向在野党妥协,不仅会让选民不满,还会使该党失去政坛主导地位。日本自民党若不推动改革,包括政府治理、党内运营潜规则以及解决政治资金丑闻等问题,政坛的混乱局面难以改善。
笪志刚表示,石破内阁在参众两院都未能获得过半数席位,其经济主张、外交主张以及安保等其他政策可能会受到国会钳制,从而导致增加日本外交的不确定性。此外,自民党主导能力的下降意味着日本外交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例如,如果参众两院不能有效支持内阁的外交决策,那么外交决策的推进将面临更多障碍。这不仅会增加外交决策的时间成本,还可能导致政策的执行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日本的外交政策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和复杂。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日互为近邻,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持续开展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沟通,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