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1 | News by: 南方周末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成都公交集团也坦言,公交体系与物流体系存在差异,驾驶模式、管理运营等都需要公交集团调整适应,合作前期需要双方大量沟通与协调。目前,该集团正在研究制定营运线路的客货分离技术标准、车辆技改规范、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
公交企业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其资产和运营大多都有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例如公交专用道、购车补贴、场站用地保障等。
2025年,国家还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
具有公共属性的公交公司能否能进行商业化运作?
在刘岱宗看来,公交系统的公共属性意味着不能暴利,但应通过合理机制实现公共资源的商业化运营,“资源交给企业使用应该实现盈利,最好能反哺公共财政”。
他还表示,公交公司与物流企业合作,要确保所有资源回归市场逻辑,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比如包裹的运送定价,要充分反映公交系统所占用的资源成本,包括公交场站的用地、公交车专用道、购车优惠等,不能以补贴后的“低成本”作为定价基础。
“目前不少城市公交公司的管理方式仍然偏传统,有些公交公司创办时间甚至早于新中国成立,尚未完全市场化。”刘岱宗说。
这导致在客流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亏损持续扩大,一些城市的公交系统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愈发严重,形成“亏损—补贴—再亏损”的恶性循环。
Wind对郑州公交集团的信用评级显示,每年政府会根据公司经营亏损情况进行补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对政府补助依赖性很高。
2024年,郑州公交“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约为11.3亿元,这一项目通常包含各类政府补助,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2.27倍。
财政依赖或会降低公交公司改革的积极性。
“关键在于公交企业是否真想做,而不是只想当个演员。”刘岱宗说,有一些城市的公交公司已经开辟成功道路。
据《广州日报》报道,2024年1-10月,广州公交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1.93亿元,利润总额1.51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营收破百亿的公交企业。事实上,非票收入已成为该集团主要收入来源。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公交业务仅占广州公交集团总营收的15.79%,排名第三,且仍处亏损状态。相比之下,能源业务和货运业务位居前两位,合计贡献了44.35%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9.72%和65.8%,毛利率分别为6.99%和2.99%。这两大板块已成为集团盈利的主要支撑。
广州公交集团官网介绍,该公司已构建起覆盖综合能源投资、规划、建设与运营的新能源全产业链。
在物流领域,广州公交已在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区建成并运营15个GSP标准医药物流中心,提供医药物流、医药商业、跨境医药电商供应链及健康产业园等专业化服务,并拥有省内第一家国有大件运输企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