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1 | 來源: 界面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影 | 字體: 小 中 大
界面新聞記者 | 張友發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在中國動畫電影快速發展的浪潮中,《羅小黑戰記2》是壹個非典型樣本。
羅小黑誕生於2011年,是導演木頭創作的番劇《羅小黑戰記》中的主角。番劇的壹集是5分鍾,常處於“年更”狀態,在國動的蠻荒時代,這部低成本的治愈系動畫獲得了9.5的豆瓣高分。
之後《大聖歸來》等動畫電影成為爆款,也讓市場和資本對國動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羅小黑”隨之獲得拍大電影的機會,並在2019年上映後收獲了3.15億票房和豆瓣8分。
《羅小黑戰記2》制片人曹紫建告訴界面文娛,“在當年的市場環境下,第壹部的節奏和表達方式確實不是非常典型。但從IP的成長線來看,那時的小黑剛進入和認識世界、和大家建立認知,節奏自然會比較緩慢,而治愈的基調和內核始終沒變。”
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市場呈現出快速成熟的態勢。作為吸引年輕觀眾的重要類型,動畫電影正在成為電影市場的新增長點。“哪吒”取得的巨大成功,標志著市場已經具備了容納頭部動畫作品的能力。然而,要實現動畫電影市場體量的持續擴充,還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內容作為支撐。
《羅小黑戰記2》正是這種多元化探索的代表作之壹,其堅持的贰維手繪風格和細膩的情感表達,為市場提供了差異化的選擇。
相比第壹部,制片人叢芳冰認為續集最大的困難是制作難度的升級,《羅小黑戰記2》長達六年的創作周期裡,其體量從第壹部的7萬張手繪原畫擴展到20萬張。團隊采用每秒24幀的標准來提升動作流暢度,其中壹場飛機打斗戲份的制作周期就長達壹年。
作為第贰部,如何平衡承接老觀眾和讓新觀眾順利入場,也是創作上的難點。《羅小黑戰記2》在故事創作上擴充了前作的世界觀,同時加入了新的角色和沖突。叢芳冰認為,團隊在創作時特別考慮了新老觀眾的平衡,既保留老觀眾熟悉的元素,也確保新觀眾能夠理解劇情。
在電影上映後,《羅小黑戰記2》的豆瓣評分來到了8.6分,是截至目前今年華語最高分的動畫電影和院線電影。這意味著電影後續票房擁有更長期的口碑效應,而羅小黑的大電影也算是實現了從0到1,從1再到2的過程。
《羅小黑戰記2》評分 圖源:豆瓣
動畫電影大多還是通過爆款作品來獲得市場,有些老牌動畫IP則容易在大電影制作時翻車。對動畫行業而言,《羅小黑戰記2》的啟發在於通過長期的IP運營以及電影的推出,成功培養了長期且忠實觀眾。對發展時間並不長的中國動畫來說,“羅小黑”算個稀缺品。
在谷子經濟爆發後,消費品市場和內容市場都在尋找本土動畫IP。但IP不會壹天建成,這是壹個創作者和消費者共同建構的長期過程,正如曹紫建在采訪中所說的,“IP就像壹個銀行,要壹直往裡存錢,才有可能取出來。”
01 從柒萬到贰拾萬張原畫
界面文娛:為什麼第贰部距離第壹部隔了六年之久?
曹紫建:贰維動畫很多要靠手繪,壹秒畫面最起碼要畫12張,壹部120分鍾的電影,大概是20多萬張。第贰部不管是從畫面、整體鏡頭、調度等設計,還是世界觀來講,相比第壹部都是大的升級。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要落到實處,需要反復推敲,再加上本就存在的物理時間,整體工期確實需要這麼久。
界面文娛:第壹部大概是柒萬多張原畫,第贰部等於體量擴張了兩倍多。
叢芳冰:這都體現在電影畫面、動作流暢度以及視聽的升級,基本上所有打斗鏡頭和那些快速流暢的動作,全都是壹秒24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