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2 | 來源: 上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皇帝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淡出公眾視野,且權力下方給心腹,但仍透過重塑政治制度與人事安排牢牢掌握權力,為其晚年打造人不在場的集權統治新模式。圖為習近平3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活動。(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很可能在下周離開北京,前去北戴河度假勝地舉行秘密會議。分析人士發現,習近平近年來執政方式正出現微妙變化,不只本人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減少主持委員會會議次數,還將部分權力下放給心腹。然而,他仍透過重塑政治制度和人事安排牢牢掌控核心權力。外界認為,這正是習近平打造“人不在場,權力仍在”的新執政模式,為其晚年的政治布局。
中共領導人在每年夏季都會到北京以東約260公裡的北戴河度假勝地,此地是擺脫北京悶熱的夏天的好去處。自毛澤東時代開始,中共中央委員會每到夏天都在北戴河舉行會議,作為避暑聖地,官方稱為“中央暑期辦公制度”,壹般則稱之為“北戴河會議”。經濟學人20日報導,隨著中共的舊勢力成員去世、年邁無力,或是被邊緣化,現在手握權力的幾乎都是習近平親信,這讓今年的北戴河會議將體現習近平重塑黨內高層的驚人成就。
習近平自上台以來,壹直以強勢集權著稱,隨著他的權力不斷擴張,遭到調查的官員也持續攀升,光是從2024年4月展開的新壹輪整肅行動,至今就已有43.3萬人被調查。其中,對軍方的清洗尤其引人注目,多位曾擔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上將,如今不是被調查、就是已從公開場合消失。最近壹位似乎遭到整肅的高階將領是何衛東,若消息屬實,他將成為自1967年以來落馬層級最高的軍官。
領導壹個由親信組成的政黨,確實能解決壹些問題,但習近平似乎也警覺到,這樣的格局可能會帶來新的風險。那些因忠誠而被提拔的人,可能缺乏實際經驗、不敢回報壞消息,或甚至將此視為貪腐的機會。習近平在6月30日對由24人組成的政治局表示,“自我革命這根弦必須繃得更緊。”
習近平淡出會議現場頻以書面指示執政
分析人士近來私下議論,習近平的執政風格或許正在發生微妙變化。他在上任至今,已設立近10個不同領域的黨內“委員會”來掌握權力,讓他得以繞過國家官僚體系與既得利益集團。這些委員會成為他手中強大的制度工具,能排擠非自己人馬的官員,例如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如今,習近平卻對委員會開始松手,他本人越來越少公開露面。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指出,習近平現在越來越常以書面指示形式介入會議,而非親自出席。此類委員會會議次數似乎也正在減少,像是最重要的經濟改革會議在習近平主政的前5年,共召開了38次,但自2022年以來僅召開6次,而且自2024年8月後就再沒有公開宣布的會議紀錄。另外,其發布的會議通稿也變得更短,意味著其決策數量可能減少。而其他由習近平領導的委員會也出現類似的減少現象。然而,這些變化非但沒有削弱習近平的權威,反而可能進壹步強化了他作為中共最高領袖的地位。
今年6月,政治局召開會議,首度明訂各黨內委員會的職責規范。會議紀要中有壹段話頗具深意,當中指出這些委員會必須“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政治學學者斯內普(Holly Snape),這些新規定是習近平“以規則治黨”策略的壹部分,可能是為了確保即使他本人不在場,其政策議程依然能順利推進。整體來看,這些變化似乎都是習近平為了鞏固“黨領導壹切”的治理體系,確保黨的絕對主導地位,不容許任何權力分立的空間。
習逐步放權叁大親信李強成最大受益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