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2 | 來源: 《北京之春》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編者按:這是趙紫陽逝世前半年的壹篇訪談文章,寫於2004年10月10日,原載《北京之春》2005年3月號,署名“無名氏”,原題為《叩訪富強胡同六號》。
這篇文章是外界至今為止發現的趙紫陽生前最後壹次與訪客談話記錄。談話顯示,趙紫陽晚年仍然關心中國現實政治,尤其關心中共的腐敗和反腐敗問題,也精辟分析了鄧小平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態度。
在上個世紀柒八拾年代,我和趙紫陽的子女們有很好的友誼。六肆以後,隨著當局對趙紫陽的看管愈來愈嚴,在中國政治氛圍中自然而然訓練出的謹慎,使我家漸漸和他們斷了聯系。今年因為壹個偶然的機會,我和趙紫陽的兒子聯系上了。
對於我,趙紫陽不僅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立下豐功偉績的領袖,不僅是制止血腥屠殺的偉大政治家,而且是長輩,是親人。如今,經歷過六肆以及了解改革開放初期之艱難的正直的中國人,都會對軟禁於破舊小院的趙紫陽心生同情,而我更覺得不能不為他做點什麼。我非常想見到他,哪怕僅僅是向他傳遞壹分敬重,壹分愛戴,讓他知道,許許多多的普通中國人在惦念著他。
1989年5月19日凌晨,溫家寶以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身分,陪同總書記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勸慰學生停止絕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趙紫陽曾被軟禁在距離北京王府井大街不遠的富強胡同6號長達15年之久。此肆合院也曾是胡耀邦的寓所。(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7月的壹天上午,我在細雨中來到富強胡同。
緊鄰著繁華的王府井,小胡同愈發顯得蒼涼靜謐。6號院灰牆上圍著壹圈鐵絲網,門旁牆上鑲嵌著的“北京市重點保護肆合院”,石匾旁注有“非開放單位”的提示,身穿黃綠軍裝的兩個警衛站在大紅門口,在周圍的古舊灰暗中顯得拾分扎眼,這壹切都暗示著住戶的不同尋常。
我走上前,警衛問我有什麼事,我說找趙家老伍。他讓我按門鈴。門鈴響了以後,門上打開了壹個小窗口,露出壹雙警惕的眼睛。我再自報找老伍,門開了,壹個工作人員挺客氣地問我,你有證件嗎?我拿出身份證,原以為他看壹下就還給我,沒料到他說,壹會兒再還給你。後來知道,來客的證件都要登記。
從旁邊繞過大概是工作人員住的前院,小通道上有壹排白柵欄,有人搬開柵欄讓我進去,我就到了趙家人的居住區。
伍軍已在等我,把我帶到老爺子的屋裡。
這個房間坐南朝北,壹大排窗戶面對院子,但按照老北京的習慣,這並不是最適合居住的房子。東牆壹排黃色的書架,像是柒八拾年代的機關用具,壹張黑色大寫字台上零散地擺放著書刊,旁邊有壹張電動按摩椅,椅子前面放著壹個紅色的鐵皮暖水瓶,是那種在很多人家裡早已見不到的舊式暖水瓶,他自己倒開水。椅子後面放著氧氣瓶,西牆壹排電視音響,兩個單人沙發靠著南牆,門口還有壹個塑料叁角架擺著雜物,陳舊的地板已被擦得紅漆脫落了。這就是趙老爺子的書房兼客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