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2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影 | 字體: 小 中 大
影片對光影的運用獨具匠心。前期的李善德在署地郁郁不得志,導演多以從狹長幽細的窗格中透出來的壹絲光亮作為側光,營造府衙沉重壓抑的整體氛圍,烘托各懷鬼胎的人物心理。等到李善德掛上銀牌奉了旨令回署之後,已然變成了鈕祜祿·善德——站在台上發號施令,來自全開間的純然陽光已將暗影壹掃而空,光影的轉換暗合了他從忍氣吞聲到揚眉吐氣。
李善德獨自壹人對抗國家機器的光影對比
在影片接近尾聲處,李善德獨自騎壹白馬從長安的黑色寂夜中脫穎而出,壹路經過燈火通明的長街,盡頭的紅色宮門緩緩打開,強光過後,荔枝出現在畫面中心,內宦層層環繞,舞姬妖嬈嬌嗔,滿目奢華不似人間,這和先前的緊張激烈形成了鮮明對比。“何不食荔枝”的奢靡和“壹騎紅塵”的悲哀,在光與影的更替中被襯托得無以復加。
“壹騎紅塵”的視覺化具象
“荔枝壹日色變,贰日香變,叁日味變。”電影在聲色方面充分調動起觀影者的感官刺激。各部官員魚貫而來身著青綠緋紫、新鮮荔枝的紅殼白肉被布鞋反復踐踏碾壓、宛若紅焰的木棉花肆處紛飛、大紅色的金魚壁畫宛若游龍,此是色。阿僮問:“這皇帝就非要吃嶺南的新鮮荔枝不可?”蘇諒答道:“這荔枝,味中有江山,味中有美人。”此是味。荔枝的味道“就那麼回事”,但荔枝帶來的通感,是阿僮被頭人父母寵溺養大的天倫之樂,是小人物為之付出身家性命的催命符,甚至是錦繡長安背後壹顆隱秘的毒瘡,快要淌出黑色的腐蝕性汁液,此是依於色與味轉引而來的法。李善德買下新宅的鑼聲清脆、從嶺南出發時的胡笳悲鳴、孤身入長安時的鼓聲咚咚和人聲吟唱、內廷上苑的歌舞升平鶯歌燕語,帶來豐富的聽覺層次,此是聲。
人的感官所系不過就是色、聲、香、味、觸而已,加上意根所攝的法則成六識,六識又可以開合為伍蘊。當內宦魚朝恩當眾宣布皇帝賞賜新鮮綠李壹籃,本已抱著必死覺悟的李善德從地上踉蹌起身,而壹旁的楊國忠堪堪停下手中的毛筆,正在抄錄的《心經》斷在了“照見伍蘊皆空”壹節,表明即便身居高位,也難免伍蘊熾盛之苦。影版《長安的荔枝》極盡聲色騰挪之能事,把存在者的困境徹底地暴露在觀眾面前。
神佛滅度、人畜混雜的苦難世界是否適配喜劇tag
初到嶺南,李善德為邊遠之地的異域情調所震撼。牽在手藝人繩上的猿猴、披著彩色掛布的大象、籠中的碩大鴕鳥、何節帥豢養的黑熊,除了增添喜劇風味之外,也彰顯了嶺南邊地之人原始的獸性本能。阿僮被人喚作獠女,鑽進荔枝園中上下翻飛如魚得水。林邑奴人猿泰山式的經典動作戲,展現了他的原始本能。邊地人畜混居,但原始簡單的獸性在人心感化之下,也漸漸接近並展露出崇高的人性光輝。-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