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3 | News by: 人民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他协助习近平召开了四次座谈会,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完成了大会报告的起草和会务工作,几乎于完美地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也通过了习近平对他能力的考验。也是在这次大会上,丁薛祥成为上海市委常委和秘书长,不仅完成了副部级的惊险一跃,也正式成为习近平的大秘,开启了新的人生。习近平在上海市委书记任上,只待了七个月,除了开党代会,其实什么大事都没有来得及做。
(资料照片)
当时正处在十七大召开的半年前,各个大佬已经在筹划未来五年的人事布局,江泽民和曾庆红已经计划把习近平推荐为储君。因此,习近平在上海的表现,关系到他能否通过中央高层的考验,关系到他能否在十七大上被顺利推举为储君。这其中最关键的不是他真正干了什么,而是他给外界留下什么样的名声和口碑。
丁薛祥快速弄清楚了老板的需求,并且围绕这个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打造善于协商的人设。在习近平的指导下,丁薛祥牵头制定了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市委工作规则等文件,目的是给外界留下自己善于民主协商的印象,以便和陈良宇的独断专行形成对比。
二是塑造善于倾听和关心民生的名声。这来自于一个基本的假设,作为大领导,你直接接触到的人越多,说你好话的越多。因此,丁薛祥把每周四确定为习近平的调研日,帮助习近平制定了规模庞大的调研计划,走遍了上海上上下下的部门。丁薛祥也展示出了自己强大的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但凡习近平提出的想法,丁主任总是能快速的找到落地方案。
三是抓党建的典型。上海跟浙江不同的是,国企比较强,城市比农村的比例大。因此,丁薛祥协助习近平重点抓国企党建和社区党建,并把这二者打造成了品牌。当然,这是市委组织部的本职工作。市委秘书长作为大管家,也是重要的策划人。作为市委秘书长,丁薛祥分管的领域,除了市委办公厅和研究室等传统部门,还有三个虚体办公室,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三个办公室成为了习近平的智库,为市委的决策提供了很多参考意见。
2007年十七大召开,习近平不出意外被选为政治局常委。正式成为下一代的储君。习近平到北京后,为了避免落人口实,仍然只带了钟绍军这个贴身秘书,没有带丁薛祥。
习近平对中国历史非常熟悉,知道储君其实是个危险的岗位,做得好了,可能成功即位,做得不好,可能身败名裂。因此,从十七大以后的五年间,习近平一直在压缩自己的各种表现欲和权力欲,很少对外发表自己的意见。再用人也是,习近平很少为自己派系的人的晋升说话,即使他是分管中组部的常委。直到他坐稳高位,尤其是二十大的布局,几乎都是他的自己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