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3 | 來源: 加美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事實上,特朗普多年來就表現出類似“Facebook大叔綜合征”的輕度症狀——早在2016年,他就曾轉發白人至上主義賬號、憤怒地直播吐槽《周六夜現場》,還常常自誇。
但現在這種行為似乎愈演愈烈。
當下這壹時刻,最貼切的類比,可能是2021年1月6日國會騷亂後的網絡暴怒期。那段時間,特朗普曾被主流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和Twitter)暫時封禁。他隨後在2022年推出Truth Social,並開始發布更極端的內容,包括大量來自QAnon陰謀論賬號的帖子。
據報道,他曾在某壹天發布多達50條信息,其中很多是聲稱2020年大選“被偷”的言論。這個周末的發帖風格與之類似。他發布了壹張AI生成的圖片,畫面中奧巴馬政府官員和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身穿橙色囚服,排列成“布雷迪壹家”風格的九宮格,中間寫著“The Shady Bunch”。
類似的還有上周他用大寫字母發文,要求粉絲“放下”愛潑斯坦“騙局”,稱之為“瘋左”的“胡說八道”。他顯得憤怒、處於防守狀態,似乎失控,或者根本無意控制自己的在線時間。
特朗普壹直熱衷於發帖,即便生成式AI內容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去年競選期間,他就已全面擁抱這項技術作為宣傳工具,發布和轉發自己祈禱的圖像、泰勒·斯威夫特粉絲集體支持他的畫面(那是泰勒正式支持他的對手之前)、還有AI生成的哈裡斯站在鐮刀鐵錘旗前演講的畫面。《華盛頓郵報》在壹篇有關特朗普社交媒體使用的文章中寫道,在本任期的前肆個半月內,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發布了2200多條信息,是2017年同期推文數量的叁倍以上。
不過,與這個周末的內容不同,當時很多帖子都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和指令。
例如,當特朗普反復變動關稅政策,導致市場暴跌時,他在Truth Social上發帖安撫美國人,“保持冷靜”,不要變成“驚恐者”(PANICANS),這是他發明的詞,用來指責那些擔憂特朗普搞垮經濟的人(MAGA影響者試圖推廣這個詞,但失敗了)。
他還曾用賬號威脅外國領導人,比如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試圖阻止遣返航班時,特朗普怒斥他,最終佩特羅妥協。
伍月時,他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說“若不是我,俄羅斯早就發生很多非常糟糕的事”,還說普京“玩火!”
在准備轟炸伊朗時,他也通過Truth Social發布信息。無論多麼瘋狂,至少那些時候的發帖還是壹種施加影響的手段。
但最近則不同。
就在這次周末狂發信息之前的壹周,或許是特朗普第贰任期中最讓他挫敗的壹段時間。除了愛潑斯坦丑聞可能瓦解他的MAGA聯盟,他還無法像過去那樣讓某些人息事寧人,“他的正常盟友也不再聽命”,當他試圖勸說默多克或《華爾街日報》主編艾瑪·塔克不要刊登關於據稱是他發給愛潑斯坦的壹封淫穢50歲生日賀信的文章時,遭到拒絕。
類似的沮喪,特朗普在第壹任期也不少,那時他常被職業政客牽制,幕僚泄密不斷,媒體和硅谷也持續抨擊他。但特朗普的第贰任期則不同。他身邊大多是忠誠者和奉承者,能相對自由地進行各種破壞政府結構和腐敗行為。大量媒體公司對他妥協,或至少不再那麼對立。在他的就職典禮上,硅谷最有權勢的高管們站在他身後,對他的政府表達默許支持。
這種氛圍轉變讓特朗普肆無忌憚。但愛潑斯坦案件成了真正的障礙。共和黨人似乎急於掩蓋此事,眾議長約翰遜甚至提前休會,避免出現可能要求公開愛潑斯坦文件的政治動議。
特朗普發帖的方式,其實透露出他對自己權力和影響力的感受。
對他這個周末發帖行為的解讀有幾種:
最直接的解釋是,特朗普對AI劣質內容和表情包的長期癡迷,現在被當作壹種有效的宣傳工具。過去他需要草根表情包軍團產出內容,現在只需壹條ChatGPT指令,就能得到專屬、定制的“特朗普垃圾”,無需真實粉絲的熱情。
第贰種解讀是,這些“粉絲藝術”的轉發是壹種“執行者式自我安慰”。這些內容讓特朗普逃避現實,想象自己所希望的世界。
在這個虛構的世界裡,特朗普不是被支持者痛斥為為戀童癖遮丑的可疑人物,而是在逮捕奧巴馬。喔,他是主宰壹切的英雄。
第叁種解讀是,特朗普這些奇怪的轉發——比如病毒視頻垃圾、憤怒的文化戰爭帖文、反對“覺醒”球隊改名——根本不是宣傳手段,也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某種混亂的表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