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3 | 來源: 騰訊科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很多領域,我們的AI系統已經堪比人類智能。盡管它們目前還無法像人類壹樣處理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這是其局限性,但技術仍在不斷進步。現在,我們已經非常接近以極低成本實現智能的目標。過去伍年中,我們已經將每個智能單元的成本每年降低超過10倍,而在未來伍年,我們有望繼續保持這壹趨勢,甚至成本加速下降。
就在前幾天,我用我們即將發布的壹款模型完成了壹項編程任務——這是我壹直想做的項目。我是壹個家居自動化的“極客”,壹直希望房間燈光和音樂能夠根據特定需求變化。過去,沒有AI技術時,完成這個任務可能需要幾天時間。但借助這項技術,我僅用了伍分鍾!幾乎所有的工作都由AI完成。這本來是資深程序員需要20甚至40小時才能完成的任務,而AI完成它的成本可能不到1美元(按token計算)。
這確實是壹次驚人的轉變,而這種變化的速度,未來幾年內仍將繼續加快。但我認為,這種發展潛力仍未被充分認識。甚至在壹年前,我們都不確定當前的研究路徑能走多遠,是否會遇到某種極限。但現在看來,我們未來幾年還會繼續取得重要進展。
鮑曼:你能否將AI對生產力的潛在影響與我們過去見證過的其他技術突破進行比較?是否能用某個類比來說明當前AI的發展現狀?
奧特曼:我從未見過像今天這樣的技術革命。歷史上,我們曾見證過工業革命、計算機革命、互聯網革命等,大家也常常提到這些。但我不記得曾有壹項技術,能在短短壹年內將成本從1萬美元降到幾美元,甚至幾分錢。就拿我剛才提到的編程任務舉例,這種變化簡直前所未有。雖然並非所有領域都如此,像物理世界的機器人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突破,但對於那些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的任務,這種變化的速度沒有任何先例。
再舉個例子,2020年,你可能需要花費10美元打Uber,100美元配送緊急包裹,或者10萬美元來編寫軟件。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任務的成本正在大幅下降。
到2030年,相同的服務——比如編寫軟件應用,可能只需要0.1美元。雖然不同服務的變化速度不盡相同,但可以預見的是,能夠通過計算機完成的任務將變得極其便宜,甚至幾乎是免費的。當然,對於那些依賴機器人或完全自動化服務的任務,如全自動人形機器人駕駛汽車、取包裹、按電梯按鈕等,仍然需要壹些時間才能實現。
至於這種變化的類比,我最喜歡的比喻是晶體管。晶體管是壹項復雜的物理學發現,剛開始時它非常難以理解,但壹旦掌握,它的應用變得簡單,並且在經濟上具有顛覆性。這項技術的價值迅速擴展到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在那段時間裡,湧現了大量半導體公司,那個時期經歷了壹個繁榮的階段。如今,大多數半導體公司已經不再引人注目,除非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在使用帶有大量晶體管的設備,手機、計算機、屏幕、攝像頭等無處不在。我們不再特別關注這些設備內的“晶體管”,它們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晶體管的發現確實非常了不起,它改變了我們能夠構建的東西,並迅速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我們幾乎不再單獨討論“晶體管公司”,同樣,我認為不久的將來,我們也不會再單獨討論“AI公司”。你會理所當然地期望,每個產品和服務都將利用這種技術,AI將成為常態。
這項技術具有強大的擴展性。我們曾用摩爾定律來描述晶體管的迭代速度,而在AI領域,我認為我們還沒有找到專門的術語,但我們確實有類似的“擴展定律”(Scaling Laws)。AI技術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也在不斷學習如何利用它。
所以,我認為這就是最好的歷史類比。晶體管帶來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AI也在做同樣的事情,而且它的潛力遠不止於此。更重要的是,AI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能自己發明出新的算法,推動技術進步,這種影響非常深遠。
鮑曼:AI將對勞動市場、勞動生產力,或更廣泛的生產力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奧特曼:我總是提醒公司裡的同事們,沒人能確切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雖然很多人做出看似聰明的預測,聲稱某個領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但我個人認為,沒有人能准確預測未來。這個世界太復雜了,AI技術本身又是新興的,而且它帶來的變化非常大,導致很難做出精確的預測。
雖然壹些職業可能會因為AI的發展消失,但與此同時,新的職業也會出現。總體來看,我認為這種轉變會和歷史上大多數技術革命的情況相似:新技術會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讓他們做得更多、取得更好的成就。以醫生、律師或計算機程序員為例,雖然他們的工作形式會發生變化,但人們仍然需要醫療服務,仍然希望和同類交流,仍然需要可信賴的法律建議,甚至還是會希望電腦為他們提供幫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