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但凡讀過國際旅行指南的游客都知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是必看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值得繞道前往參觀。
但近年來,隨著中國政府尋求擴大在教育課程內容、歷史文化遺產,甚至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UNESCO也成了其影響力運動的熱切目標。
特朗普總統周贰讓美國退出該組織的決定,消除了對中國影響力運動的壹個有力制約,這是美國從國際機構退出從而為中國創造軟實力提升契機的最新例證。
美國曾是UNESCO最大的支持者,為該組織提供了25%的資金。但多年來,華盛頓與該機構關系時好時壞,尤其是特朗普2017年第壹次擔任總統之後。中國則已開始取代美國的地位。UNESCO的副總幹事目前由壹名中國官員擔任。外交人士透露,該職位通常是用政治或資金恩惠換來的。
UNESCO對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壹些重大優先事項壹直持支持態度,其中包括名為“壹帶壹路”的全球基礎設施項目。北京還大力游說,爭取把更多地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力圖超過意大利,成為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國家。中國的壹些文化遺產位於西藏和新疆等受壓迫的少數民族地區,許多當地居民將入遺視為政府挪用和控制少數民族文化和歷史的企圖。
UNESCO不僅在“何為歷史”方面擁有巨大影響力,同時,該機構也是負責制定人工智能指導方針的聯合國機構。據中國官媒報道,UNESCO已與中國的壹家人工智能巨頭科大訊飛達成了在亞洲和非洲開展高等教育合作的協議。(UNESCO稱其與全球各地的許多人工智能企業均有合作。)
“UNESCO是文化和智識力量與影響力交鋒的壹個戰場,”戴維·基利昂說,他曾在奧巴馬政府任美國常駐UNESCO代表。“我們正在把軟實力領域拱手讓給壹個擴張主義的威權大國。”
針對中國在UNESCO影響力的置評請求,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回應稱,國際組織“不是地緣政治博弈的競技場”。
“中國從未試圖挑戰或取代美國的地位。我們希望各方能夠客觀地看待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積極作用,”大使館說。
UNESCO表示,雖然中國很快將成為該機構的最大資助國,但中國人士在該機構工作人員中為數不多。“我們恐怕無法對這個或那個成員國的外交戰略發表評論,”UNESCO發言人在聲明中說。
雖然美國國務院沒有回復置評請求,但透過聲明表示,UNESCO推進“壹種全球主義的、意識形態的國際發展議程,與我們‘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相悖”。
退出UNESCO反映了美國從國際機構更廣泛的撤退趨勢,以及特朗普對軟實力的輕視。軟實力指的是壹個長期奉行的理念,即美國在海外的文化和經濟影響力能增強美國在外交事務上的地位。
特朗普已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白宮將在8月初發布對聯合國各機構的審查報告,專家們預計美國將停止對其他機構的資助。
“美國不再靠得住,”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說。“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影響力肯定會隨之上升。這壹點是肯定的。”
UNESCO是習近平2012年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訪問的第壹個聯合國機構。美國已根據20世紀90年代的壹項立法停止了對UNESCO的資助,該立法要求美國停止向接受巴勒斯坦為正式成員的聯合國機構提供資金。
這就為中國提供了機會。
中國政府得以讓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被任命為該組織特使,並為這個總部設在巴黎的機構提供了指定用於中國外交政策目標的專項資金。
曾任UNESCO助理總幹事的中國官員唐虔在其2020年的回憶錄中寫道,中國政府將資助該機構視為擴大中國影響力的壹種方式,尤其是在非洲。
雖然不再資助UNESCO,但美國政府並沒在那之後置身局外。奧巴馬政府仍讓基利昂等外交官留在巴黎,在UNESCO負責關於納粹大屠殺方面教育的工作,以及在互聯網監管上對抗巴西和中國。
但2017年,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將徹底退出UNESCO,理由是該組織有反以色列的偏見。拜登2021年就任總統後,基利昂等人曾積極推動美國重返該組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