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RFI 華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歐盟-中國峰會 “緊張程度可能前所未有” 根源? https://t.co/6gmL9HtEtZ pic.twitter.com/5ycVocna16—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uly 23, 2025
歐盟領袖科斯塔與馮德萊恩周肆與中國領導人在北京舉行峰會,峰會主要涉及雙方貿易摩擦以及烏克蘭戰爭等敏感問題,但目前看不出會有很大的突破。
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IFRI)亞洲中心主任馬克.朱利安(Marc Julienne)告訴法新社,此次會議的緊張程度在兩個大國之間 "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以下是布魯塞爾與北京之間的主要摩擦點:
烏克蘭戰爭
布魯塞爾認為北京與莫斯科戰略靠近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努力提供了關鍵支持。北京否認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軍用物資,並經常呼吁舉行和平談判。
上周,歐洲針對俄羅斯的壹攬子新制裁措施針對兩家銀行和伍家中國公司。北京警告說,這壹措施將對中歐關系產生 "嚴重負面影響"。
貿易
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是另壹個爭論點,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商品是歐盟進口商品的兩倍左右。
去年,歐盟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額外關稅加劇了這壹爭端。布魯塞爾還對中國制造的風力渦輪機展開了調查。
中國政府反駁了歐洲關於不公平競爭的指控,隨後宣布對包括法國幹邑在內的幾種歐洲產品展開調查,這被普遍視為報復性措施。
本月初,主要的幹邑出口商終於以提高價格避免了中國的這些附加稅。
更廣泛地說,歐盟對中國在向歐洲公司開放市場方面缺乏互惠表示遺憾,歐盟認為歐洲公司是歧視性措施的受害者。
稀土
在美國總統發起貿易戰的背景下,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中國收緊了對稀土出口的限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她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將在訪華期間要求放寬這些威脅歐洲國防和汽車工業的限制。
中國政府反過來可能會要求歐盟反對美國對半導體生產所需的包括光刻機等機械設備實施的限制,而這些設備的最先進技術是由荷蘭的 ASML 公司掌握的。
氣候變化問題
在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之後,中國和歐盟都重申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但本月早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的雙邊氣候峰會未能達成聯合聲明。其中,北京新建燃煤電廠和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征稅的問題是未能發表聯合聲明的主要因素。
人權
馬克.朱利安認為,近年來,新疆維吾爾族人所遭受的待遇、香港被接管以及圍繞台灣施加的壓力導致了 "歐洲人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4 月底,中國政府宣布解除 2021 年對伍名歐洲議會議員實施的制裁,當初北京制裁他們的原因是他們支持維吾爾少數民族的立場以及他們在這壹問題上的言論,中國認為這些言論不符合事實。但朱利安強調,中國 "並未解除對各國議會議員、研究人員或智庫的制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