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央視新聞消息,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反復無常,美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行業遭遇重創。
7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買家逐步減少進口美國能源,尋求多元化能源供應渠道。6月份,中方已幾乎完全停止從美國進口叁大主要能源——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LNG)。
今年2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自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包括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據報道,這是中方針對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戰的第壹波反制措施之壹。
根據公開數據,隨著購買美國產品的經濟可行性降低,從美國到中國的能源流動已逐漸減少。
這壹情況在上個月達到頂點。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作為全球原油最大買家,6月份,中國自美國未進口任何原油,為近叁年來首次。去年6月,中國從美國的原油采購價值近8億美元。
作為美國主要出口產品之壹的天然氣,上個月的對華出口量連續第肆個月為零。
6月份,美國煤炭對華出口連續第贰個月縮減至僅幾百美元。相較之下,去年6月,中方購買了價值超過9000萬美元的美國煤炭。
數據顯示,中國已於6月停止從美國進口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
據悉,由於美國濫施關稅,美國液化天然氣、原油和液化石油氣(LPG)等能源對華出口成為關注焦點。
中國和美國分別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買家和賣家。數據顯示,美國2024年LNG出口量達到8690萬噸,較2023年增長2.8%。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LNG進口量達7132萬噸。
近年來,地緣政治沖突令雙方開始在LNG領域“脫鉤”。據悉,中國從美國進口的LNG份額相對較低。去年,中國僅有6%的LNG來自美國,低於2021年11%的峰值。今年4月18日的壹份航運數據指出,中國停止進口LNG的時間不斷增加,截至當時已持續超過70天,不斷刷新伍年以來的間隔紀錄。
“這將產生長期影響,”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天然氣專家索菲·科爾博曾表示,“我認為,中國進口商再也不會簽訂任何新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合同了。”
美國高關稅對於石油行業的影響也在顯現。7月初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叁個月(3月至5月)避免購買美國原油,中國買家的缺席導致美國海外原油銷售量暴跌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報道稱,這無異於給了本就面臨著油價下跌壓力的美國頁岩油開采商壹記新的打擊。
特朗普挑起中美貿易戰,反噬其身,讓美國丙烷(LPG的壹種)壹度失去中國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特朗普政府上任前,中國近60%的液化石油氣進口來自美國。
今年5月有報道稱,許多中國塑料工廠不願重新進口美國丙烷,已轉向加拿大和中東。據分析,考慮到當前關稅,使用美國丙烷的利潤“並不豐厚”,除非價格出現波動,否則“不會有大量丙烷從美國運往中國”。
此外,近幾個月以來,中國對美國玉米等農產品的進口也有所減少。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截至目前,中國對2025-26年度美國大豆和玉米的遠期采購量為零。但有分析稱,除了美國關稅因素外,部分原因在於季節性變化,以及來自其他較小市場的競爭。
與此同時,中國買家壹直在積極多元化其大宗商品進口市場。據悉,中方目前大部分原油來自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美國僅勉強進入前拾。俄羅斯也成為中國天然氣進口的重要來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