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烏克蘭危機 | 字體: 小 中 大
歐盟和中國領導人並不指望此次峰會能解決雙方的重大分歧,包括貿易爭端和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對俄羅斯的支持。
此次會談舉行之際,中歐雙方各自臨近與美國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若未能達成協議將面臨更高關稅。特朗普總統威脅最早於8月1日對歐洲進口商品征收30%的關稅。他還揚言在8月12日後進壹步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但美國財長貝森特本周表示,他將於周壹和周贰在斯德哥爾摩與中方舉行進壹步的貿易談判。
棘手的貿易問題
中國官員對歐盟近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極為不滿,呼吁效仿雙方2013年在太陽能電池板問題上的妥協方案。
當時,歐盟險些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高額關稅,這原本會使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價格升至與歐洲產品相當的水平,歐盟各國政府也能收取可觀的關稅收入。
但北京說服歐盟官員接受了壹項協議,實質上要求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收取與歐洲廠商相同的高價。中國企業得以保留巨額利潤,並將其進行再投資,以償還債務和建造最先進的工廠。
結果是歐洲太陽能產業幾乎全面崩潰。如今,全球幾乎所有的太陽能電池板都由中國企業生產。
拒絕中國的提議可能會招致中國對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報復,這些企業嚴重依賴中國汽車市場。但即便是在歐盟於7月4日就白蘭地問題與中國達成類似妥協後,歐洲其他地區的汽車制造商和政府仍持謹慎態度。
歐盟希望周肆的貿易談判聚焦於歐洲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歐洲認為,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對進口商品設置了諸多監管壁壘。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歐出口額超過進口額兩倍以上。
北京認為,若歐洲同意向中國出售最新的半導體制造設備,貿易失衡問題本可得到緩解。“歐方壹邊抱怨中國買的少,壹邊又捂著、攔著不讓賣,豈不自相矛盾?”中共旗下民族主義媒體《環球時報》本周的壹篇社論稱。
2023年,中國黑河的天然氣管道設施。中國通過購買更多石油和天然氣,提供卡車、無人機和其他裝備,支撐著俄羅斯的戰爭經濟。
歐盟官員則表示,最先進的半導體設備具有軍事用途,而且,盡管對少數高端產品實施了限制,但大多數半導體制造設備對中國的出口仍在激增。
烏克蘭問題上的僵局
在特朗普對歐洲汽車加征25%關稅並威脅進壹步加稅之際,中國領導人壹直竭力拉攏歐盟。但中國在烏克蘭戰爭期間明顯偏向俄羅斯的立場始終是阻礙雙方關系發展的障礙。
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與這個北方鄰國之間的貿易增長了叁分之贰。中國通過擴大購買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並提供大量卡車、無人機等裝備,支撐著俄羅斯經濟度過這場代價高昂的戰爭。
對中國而言,情況更復雜的是,歐盟新任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在與中國的會談中高度關注烏克蘭問題。直至去年,她壹直擔任愛沙尼亞總理,愛沙尼亞是叁個波羅的海小共和國之壹,這些國家擔心,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得手,接下來可能會企圖吞並它們。
“只要中國繼續為俄羅斯的烏克蘭戰爭提供關鍵物資和外交支持,歐洲領導人就會抵制與北京關系的任何重大改善,”今年1月卸任的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