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棱鏡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深夜八卦 | 字體: 小 中 大
2025年6月上海第31屆中國國際金融展匯豐展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娃哈哈宗氏家族遺產糾紛鬧上香港法庭,那些曾被精心守護的秘密,如今成了爭斗中最鋒利的武器。
前中國首富宗慶後“壹妻壹女壹布鞋”的人設坍塌,本是“獨生子女”的宗馥莉,突然被叁位自稱“同父異母”的弟妹起訴,要求凍結壹個約18億美元(129億人民幣)賬戶,以追索父親生前承諾的每人7億美元信托權益。
這也讓開設該賬戶的銀行被推到輿論風口浪尖——“香港上海匯豐銀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在29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中排名第叁,且是其中唯壹用中國城市命名的銀行。只是現在更常用簡稱:匯豐(HSBC)。
在香港這個自由港,在匯豐的起家之地,背靠整個大中華區的財富,幫助富豪進行全球投資,提前布局婚姻財產風險隔離,乃至完成財富代際傳承,本就是匯豐的安身立命之處。
匯豐已經進行了壹輪大清洗在誕生地香港,匯豐是港幣的叁大發鈔銀行之壹(另外兩家是中國銀行和渣打銀行)。160年前,壹位叁拾多歲的蘇格蘭人在香港創辦了匯豐,今天港島上環熱鬧的修打蘭街,就是以他命名。
在2600余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匯豐控股”是5號:股票代碼0005.HK。“聖誕鍾,買匯豐”,用粵語讀起來韻律鮮明,壹度也曾是這座亞洲金融中心的民間共識:聖誕前後,年終獎壹發,便買入匯豐股票——投資這只1974年就掛牌的老牌港股,股價平穩、分紅穩定,安全且有利可圖。
當然,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特別是隨著眾多中國新科技企業來到港股,匯豐的神話似乎不再那般突出耀眼。但仍不可小覷。最近這輪港股行情中,匯豐股價也已從2024年8月的60元港幣以下,上漲到目前的近100元港幣,總市值更是超過1.7萬億港幣——比中國銀行高出2000多億。
這背後是業績的支撐。降低成本,將資源聚焦在最賺錢的區域,提升利潤,正是匯豐近來的戰略重點。
大清洗式的“逆全球化”瘦身仍在進行:2024年到現在,匯豐出售經營性資產就包括:加拿大、俄羅斯、阿根廷銀行業務、法國零售銀行和人壽保險業務、德國私人銀行業務、南非業務……而且,仍在持續。
也有擴張,比如印度:2025年初,匯豐獲批在印度20個新城市開設分?。再早之前的2024年10月,印度現代汽車在孟買證交所上市,募資33億美元——這場印度歷史上最大IPO,主承銷商正是匯豐印度。
換句話說,匯豐正在收斂全球化的野心——對壹家商業機構而言,全球化不過是資本向性價比最高處流動的市場選擇,無利可圖的全球化沒有意義。
“老地盤”還是基本盤,特別是香港,跳躍式領先。2024年財報顯示,香港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有限公司”全年稅前利潤204.7億美元,占整個匯豐稅前總利潤323.09億美元(約2536億港幣)的63.4%。
英國區域的效益也不錯。根據英國金融監管零售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分離要求,匯豐設立的兩家英國子公司HSBC UK Bank plc和HSBC Bank plc,合並稅前利潤98.58億美元,但不及香港子公司的壹半。
2025年壹季度,匯豐94.84億美元的稅前利潤中,香港子公司的占比還要更高:64.6%。再加上英國兩家子公司,叁家合計貢獻了匯豐稅前總利潤的93.3%。同期其他大區,包括中東、北美的匯豐銀行和其他實體,合並貢獻稅前利潤只有14.24億美元。
顯然,雖然匯豐號稱有“3萬億美元資產規模(AUM)”,有“遍布58個國家及地區的環球業務網絡”和“全球約4100萬名客?”,雖然在上個世紀90年代,匯豐將控股總部遷往倫敦,原“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成為子公司——但最大的利潤中心,仍在起家之地:香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