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来源: 钛媒体APP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iphone | 字体: 小 中 大
回北京工作后,由于客厅的电视墙被一台小米电视占据,我的投影仪自此完成了陪伴我失业时光的历史使命——在一个雨天,我打车把它从管庄送到了酒仙桥一对情侣朋友的家里,以一个低廉的价格将它转让给了更需要它的人。临走前,我叮嘱我的投影仪好好表现别让人家失望,也恳请那对情侣照顾好它,未来不需要的话我愿意再把它带回家。
投影仪在昆明的家里
清华大学学者汪民安曾经写过一本《论家用电器》的文化理论书,里面讨论了洗衣机、冰箱、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是如何作用于人们的当代生活的。对于我的电子产品们,我并没有太多理论化的视角,而是单纯地出于它们曾陪伴我度过一段或平凡或特殊的时光,而发自心底地感谢它们。
说回这台死去的iPhone15吧,它是我30年人生中第一件完全灭亡的电子产品。在朋友圈发布那段“悼词”后,我才知道很多朋友早就坏过或是丢过手机了,我已经是比较晚的那一个。只是我仍然会禁不住回想:要是我不在红绿灯前看导航呢?我为什么不早把手机放在衬衫胸口的袋子呢?我要是不去蹭那晚酒店就好了!
我甚至会想到,从昆明飞回北京入职的那一天,这台从来没有出过任何故障、没有丝毫卡顿的iPhone,竟然在落地首都机场时连续死机了两次。也许,这是它对于离开彩云之南的无声抗议,也许在王府井大街上“自杀”,也有一定程度出于它自己的意志。
昆明回京的航班,太阳开始被雾笼罩
不知为什么,用了这么多年iPhone,我一直没有开寻找功能。我的女友是一个会把电脑、手机、airpods、新买的衣服都落在各种各样地方的人,她在家经常用客厅的电脑寻找在被窝里的手机,我很多时候不得不帮她一起找,有时也会嘲笑她。
在我看来,电子产品似乎是一个我带出去就保证能带回来的东西,我们之间有一个堪称永恒的契约关系
——就像初中拿到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机,滑盖的三星J708的那天,我真的觉得我可以用它一辈子。而两年后我在浴缸里和同学发短信导致它#号键坏掉的那天,我也是真的感觉天塌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