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39深呼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以古稀之年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川普的健康問題,自其競選時便備受矚目。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7月17日披露,總統川普因小腿腫脹接受檢查,確診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其手背出現輕微淤青,原因與頻繁握手和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輕微軟組織刺激有關。
川普現年79歲,其私人醫生哈羅德·伯恩斯坦(Harold Bornstein)早在2017年就曾向媒體透露,川普每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用於預防心髒病發作。
然而,這種預防功效在最近拾余年內飽受質疑,特別是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兩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於未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阿司匹林的預防效果並不明顯,反而極大增加出血等風險。
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壹改往昔對阿司匹林的力挺態度,發布警示:如果沒有出現心髒問題,就不應該每天服用阿司匹林。
“藥壇頂流”阿司匹林,每年消耗1500億片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楊酸,與青霉素、安定壹起並稱醫藥史上叁大經典藥物。由德國藥企拜耳研發的阿司匹林於1898年正式上市,已經陪伴人類走過120多年,至今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藥。
隨著醫學科研人員對阿司匹林不斷挖掘,阿司匹林的臨床新用途層出不窮。這種看似普通的白色藥片,從最初的鎮痛、解熱、抗炎抗風濕作用,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從川崎病、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症)、帕金森病,再到預防老年性白內障、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對癌症有預防作用,簡直堪稱“萬能藥”。
數據顯示,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近年來基本維持在5萬噸左右,相當於每年吃掉了1500億片阿司匹林藥片,僅在美國每年銷售量就達 3000 多萬片。拜耳靠著這個小小的藥片創造了高達 12.7 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 阿司匹林。/ 圖:全景視覺
業內人士指出,阿司匹林有如此大的消耗量,很重要的壹個原因是它被認為能預防心髒病和中風,延緩心血管疾病,降低有相關病史的人群贰次復發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有 1790 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占總死亡人數的 32%,而中國 60 歲以上人群中,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高達 40% 以上,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阿司匹林在上世紀70年代被發現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夠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相關的血栓形成,隨即被各國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003年,拜耳研發的新劑型阿司匹林腸溶片在中國獲批,此後這款藥逐漸成為中國心腦血管疾病贰級預防的基礎用藥。腸溶片能夠讓藥物到達小腸後才溶解,可以降低對胃部的刺激性。3年後,國內有了阿司匹林腸溶片仿制藥。藥智數據統計,阿司匹林腸溶片已連續6年在國內公立醫院銷售額超20億元。
“我爸患有‘叁高’,吃了多年的慢性病藥,降壓藥調整過幾種,阿司匹林是唯壹沒有調整的處方。”林欣家裡75歲的父親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醫生說,無論是心腦血管疾病處於急性發作期,或者已確診心腦血管疾病為了防止復發,都需要服用此藥。
中山大學附屬第壹醫院心血管內科廖新學教授介紹,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進行贰級預防是臨床常規。根據指南推薦,動脈粥樣硬化且無阿司匹林禁忌症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贰級預防;而在壹級預防方面,只要排除高出血風險,且滿足年齡40-70歲、10年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超10%的患者,均應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壹級預防。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編寫的“阿司匹林壹級預防指南”明確提出,經評估未來拾年內心血管風險≥10%,且無出血風險(消化道潰瘍病史、近期出血史或使用增加出血風險的藥物)增加的50-69歲人群,應考慮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100毫克/天)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神話破滅?
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神話延續了長達40年之久,直至 2018年歐洲心髒病學會年會上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對於尚未出現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阿司匹林的預防作用並不足以抵消其帶來的副作用,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百年老藥。
哈佛大學的研究對12546例無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低風險人群進行長達12年隨訪觀察,阿司匹林只讓心梗、中風、心血管原因死亡等發生幾率下降了 4%,不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反而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風險。該研究結果發表在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上。
牛津大學則針對15480例無心血管病史的糖尿病患者長達7年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僅將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12%,但是卻把消化道大出血概率提高了 29%,總體上獲益不明顯。這項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 兩項研究被廣泛報道。/ 圖:網絡截圖
除此之外,多國研究報告亦表明,非心血管疾病人群使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做法是壹個錯誤。壹直推廣使用阿司匹林的美國FDA發表聲明:不支持沒有經歷心髒病發作、中風或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將阿司匹林作為預防藥物。
至此,作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阿司匹林走下神壇,更多人意識到它其實是壹把“雙刃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生許俊堂曾發文表示,阿司匹林用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贰級預防毫無爭議,但阿司匹林在壹級預防中的獲益或者獲益風險近年壹直存在爭議。
目前認為,只有那些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高、出血風險低的高危患者,可以考慮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壹級預防。“正常人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不能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反而增加出血風險。” 北大人民醫院心髒中心主任醫生劉文玲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指南建議,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而應用阿司匹林的條件是,患者的預期壽命應在10年以上,且自願堅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至少10年以上。同時,患者在服用藥物時需要謹遵醫囑,因為每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雖然有助於預防心髒病、缺血性卒中及癌症等,但也會增加胃腸道出血及出血性卒中的風險。
在阿司匹林多種副作用中,最致命的危險是引發胃腸道出血和腦出血,也讓外科醫生感到最為棘手。不少患者和家屬反饋吃阿司匹林導致嚴重出血,貧血、休克甚至送了命。
◎ 阿司匹林可以引發腦出血。/ 圖:shipintu
45歲的張松德,服用阿司匹林已經兩年半,他表示,“阿司匹林麻煩的地方在於,當你出血了就很難止住。上次不小心手指切了壹小塊肉,根本止不住血去了急診才搞掂 。”他常去看診的醫生已經不建議高齡老年人吃阿司匹林,因為年齡越大,消化道出血風險越高,常有大出血患者搶救無效去世。
同樣遭遇出血危機的還有李麗的外婆。“兩年前心髒放過兩個支架,醫生讓每天吃阿司匹林腸溶片,長期吃也沒去復查,突發腦出血進了ICU,還是沒搶救過來,血小板太低都沒有凝血能力了。”李麗經常聽人推薦吃阿司匹林防心梗、腦梗,但她不知道這藥副作用竟這麼大。
39深呼吸在壹家藥學門診咨詢阿司匹林的使用,該藥師表示:“對阿司匹林過敏且不能耐受者,如果想進行心腦血管病壹級預防,建議用氯吡格雷替代。”該藥師還提醒,服用阿司匹林最好搭配護胃藥壹起吃。
外科醫生普遍害怕遇到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胸心外科主任王繼勇說,阿司匹林是抗凝血、抗血小板的藥物,服用此藥的患者進行手術時容易出血過多,所以術前壹般會要求停藥,用肝素、打點針來代替阿司匹林。“除非急診手術,比如車禍或者闌尾炎,患者沒法停藥,外科醫生只能硬著頭皮做。”
如今,學術界開始重新評估阿司匹林的使用。《柳葉刀》上的壹項研究甚至提出,根據個人體重來調整阿司匹林的劑量,以減少副作用並提高療效。
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病的壹級預防基礎已經開始動搖,但它仍是疾病診療的壹個重要工具。是藥叁分毒,不當用藥等於慢性自殺。壹個人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壹定要在專業醫生的評估下進行。醫生們再叁提醒:服用阿司匹林,應當定期進行血液、肝腎功能等相關檢查,以監控潛在的副作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