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39深呼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編寫的“阿司匹林壹級預防指南”明確提出,經評估未來拾年內心血管風險≥10%,且無出血風險(消化道潰瘍病史、近期出血史或使用增加出血風險的藥物)增加的50-69歲人群,應考慮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100毫克/天)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神話破滅?
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神話延續了長達40年之久,直至 2018年歐洲心髒病學會年會上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對於尚未出現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阿司匹林的預防作用並不足以抵消其帶來的副作用,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百年老藥。
哈佛大學的研究對12546例無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低風險人群進行長達12年隨訪觀察,阿司匹林只讓心梗、中風、心血管原因死亡等發生幾率下降了 4%,不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反而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風險。該研究結果發表在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上。
牛津大學則針對15480例無心血管病史的糖尿病患者長達7年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僅將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12%,但是卻把消化道大出血概率提高了 29%,總體上獲益不明顯。這項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 兩項研究被廣泛報道。/ 圖:網絡截圖
除此之外,多國研究報告亦表明,非心血管疾病人群使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做法是壹個錯誤。壹直推廣使用阿司匹林的美國FDA發表聲明:不支持沒有經歷心髒病發作、中風或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將阿司匹林作為預防藥物。
至此,作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阿司匹林走下神壇,更多人意識到它其實是壹把“雙刃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生許俊堂曾發文表示,阿司匹林用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贰級預防毫無爭議,但阿司匹林在壹級預防中的獲益或者獲益風險近年壹直存在爭議。
目前認為,只有那些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高、出血風險低的高危患者,可以考慮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壹級預防。“正常人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不能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反而增加出血風險。” 北大人民醫院心髒中心主任醫生劉文玲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指南建議,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而應用阿司匹林的條件是,患者的預期壽命應在10年以上,且自願堅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至少10年以上。同時,患者在服用藥物時需要謹遵醫囑,因為每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雖然有助於預防心髒病、缺血性卒中及癌症等,但也會增加胃腸道出血及出血性卒中的風險。
在阿司匹林多種副作用中,最致命的危險是引發胃腸道出血和腦出血,也讓外科醫生感到最為棘手。不少患者和家屬反饋吃阿司匹林導致嚴重出血,貧血、休克甚至送了命。-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