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谷雨星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圖爾庫大學附中IB國際部的學生合影
不過,學校的同學們讓剛來芬蘭遇到巨大語言挑戰的她放下了壹些焦慮。世界各地的同學們都會安慰她“大家都壹樣,芬蘭語都是零基礎。”也有人羨慕她會說中文,讓她意識第壹次自己的獨特和優勢。
其次,芬蘭語課程分為兩個階段:第壹階段針對零基礎學生,柒八個同學壹起從基礎學起;第贰階段則是混合班,會跟母語的同學壹起上,考同壹張卷子,但分數要求不同,很有個性化。
“芬蘭語的科目跟IB課程是兩條平行線,不會影響IB成績,這也讓我釋然不少。”
環境的力量很快顯現。“這裡的同學動不動就會說叁國語言,起初我也有語言的壓力。但後來我忽然發現自己的焦慮來源於什麼都要和別人比。
“這是國內攀比思維留下的後遺症。”佳奇笑談,“我們只看到別人有的,而從沒有看到自己身上有的。”
■圖爾庫大學附中,佳奇的IB課程相當於學校的國際部
教育不僅有知識
還有參與社會的深度
江老師用壹個精准的比喻來形容芬蘭教育的不同之處——芬蘭教育是“有機教育”,而目前大多數趨同性的教育更像是“大棚裡種莊稼”。
隨著越來越卷,人們都急於按照某套模板尋求壹流學校的入學密碼,而這樣的出品就猶如被貼上質檢標簽的大棚培育的瓜果,光鮮靚麗,但都長壹個樣兒。
“芬蘭不壹樣,種出來的莊稼各種各樣,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每壹個都自然生長,是天然的,才是尊重教育規律的。”
■聯合國發布的《2023年全球幸福報告》中,芬蘭連續六年成為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
曾經是“大棚裡的莊稼”的佳奇來到芬蘭不到壹年,就發現自己變得有自信了許多:
“每天你都能收到10句以上的誇贊,從裡到外各種角度的誇贊。在學校的表現也是壹樣,大家都是互相贊許。這種積極的反饋聽久了,會潛移默化覺得我很棒。”
學校的包容性也讓佳奇印象深刻,強調反歧視,嚴格保護學生隱私:
“老師給學生講解試卷時,兩米內是不允許其他人站立,以免暴露分數;學校也從不公布排名,不會讓別人看到你的卷子,除非你自己願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