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聯合早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 (路透社)
21世紀第肆次民族主義思潮
本世紀興起的極右翼政治力量,是否可以被看作是第肆次民族主義浪潮呢?通過民族主義的視角來審視極右翼政黨,或者說將極右翼政黨興起看作是第肆次民族主義浪潮,可以獲得哪些洞見呢?
按照英國政治理論家揚尼斯·斯塔夫拉卡基斯(Yannis Stavrakakis)等學者的分析,極右翼政黨同時具有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的話語邏輯,但民族主義的權重要比民粹主義大,因此這類政黨本質上更應被歸類為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民粹主義”只是次要且不情願被貼上的標簽。這些政黨的核心話語主題並非建構“人民”與“精英”的贰元對抗,而是強調本民族共同體與所謂危險“他者”的對立。
斯塔夫拉卡基斯指出:“這類政黨的話語體系核心特征在於:強調保護民族、本土人民及文化免受國家之敵及危險‘他者’的侵害——這些‘他者’包括移民、外國人或其他被認定的外部威脅。若情況確實如此,他們對‘人民’的提及就應當被視作民族主義的修辭工具,而將民粹主義典型特征——即對精英階層的對抗性敘事——邊緣化至話語體系的次要位置。換言之,我們的核心論點是:在那些被‘默認’歸類為民粹主義的各種話語實踐中,真正占據核心位置的並非‘人民’與‘建制派’或‘權力集團’之間的對抗(這才是民粹主義的典型特征),而是同質化族群與族裔文化‘他者’的對立。這種對立所凸顯的敘事邏輯,本質上是在強調‘民族及民族主義的中心地位與至高無上性’,堪稱民族主義神話的典范呈現。”
因此,將極右翼政黨的首要特質界定為民族主義者,就很容易理解為何這些政黨會對全球化、外來移民、跨國組織等充滿敵意,因為這些力量侵蝕了極右翼主義者心目中理想的“民族國家”的純潔性。作為民族主義者的極右翼政黨,本質訴求是維護國家意義上的民族(國族)的中心地位與至高無上性,綱領與話語中就必然會包含對外來移民、歐盟等其他國家和超國家力量的反對與排斥態度。
如果說前叁次民族主義浪潮分別重構國家邊界(壹戰後)、瓦解殖民體系(贰戰後)、終結冷戰秩序(冷戰後),當今極右翼推動的第肆次浪潮,則聚焦於全球化時代民族國家的再定義。與前叁次不同,此次浪潮並非要創建新的民族國家,而是試圖逆轉全球化帶來的“去民族化”趨勢:通過排斥移民、抵制超國家組織(如歐盟)、強化文化同質性來恢復“純粹民族共同體”。這種新的“民族主義”延續民族主義對“邊界”的執著,只不過是將對抗焦點,從外部殖民者(或帝國)轉向內部“異質他者”(移民、少數族裔)。
將當今的極右翼力量視為第肆次民族主義浪潮,不僅凸顯民族主義作為“長周期政治思潮”的頑強生命力,更警示我們,當民族主義脫離建國敘事而轉向排外與封閉時,可能會從進步力量蛻變為制造分裂的意識形態工具。這壹波浪潮能否被馴服,取決於能否構建出更具包容性的民族認同。這壹新型的民族認同,應該既維護文化主體性,又接納全球化時代的多元共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