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7月14日,中國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這是10年來首次。會後,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罕見發表了習近平以直白措辭批評地方政府“壹窩蜂”上馬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項目的報道。他向與會者提問:“上項目,壹說就是幾樣: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車,是不是全國各省份都要往這些方向去發展產業?”
彭博社稱,直接且口語化的批評較為罕見,因為官方媒體通常會發布他更正式的講話或政策指引。
習近平發表上述言論之時,正值中國“反內卷”運動之中——3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整治“內卷式”競爭;6月修訂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7月中央財經委會議提出“反內卷”,治理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退出。
這壹口語化的質疑,壹方面揭示了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在新興產業布局上的嚴重同質化問題;另壹方面,也展現出中國政府的執政弊端——“大政府、大市場”的體制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埋下了產能過剩的隱患。
“零公裡”贰手車亂象
習近平點名的叁個產業,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過剩現象,並且在業界持續引發關注。
人工智能作為中國最新引以為傲的產業,今年初因“深度求索”(DeepSeek)技術的爆火而備受矚目。這壹現象被稱為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不僅被官方用來宣傳高價值產業發展的優越性,也被認為是中美競爭的關鍵領域之壹。
然而,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發出警告,認為人工智能的泡沫可能比上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更為嚴重。他的依據是,目前標准普爾500指數前拾名公司的市盈率持續攀升,已經超過了90年代的紀錄。
市盈率通常用來衡量股票價格相對於公司盈利水平的高低。換句話說,雖然這些公司的股價不斷上漲,但盈利水平並未同步增長,市場的熱情正在脫離理性。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雖然是席卷全球的熱潮,但更像是中國獨有的優勢產業。不過,這壹產業也因激烈的競爭而陷入內卷和重復投資的困境。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個月前關於“零公裡贰手車”的討論,起因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批評目前各大贰手車平台上廣泛存在的“零公裡贰手車”現象。
“零公裡贰手車”是指壹些經銷商為了緩解庫存壓力,將庫存時間較長的新車注冊為贰手車進行出售,以便快速處理庫存。同時,壹些新能源汽車廠商為了營造持續熱銷的假象,增強投資者信心,也默許甚至縱容這種行為,甚至在新車下線生產後直接上牌照。
針對這壹現象,官方也已直接介入整治。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零公裡贰手車”問題約談了相關企業,要求整頓行業亂象,並將其列為汽車行業內卷的典型表現。
算力泡沫的問題也可以從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告中窺見端倪。例如,城地湘江、平治信息等多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發布的相關公告中,透露出算力資源的閒置現象。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到2025年底,全國數據中心的整體上架率要達到不低於60%。這意味著,即便實現這壹目標,仍有相當壹部分算力資源處於閒置狀態。
上海超算中心主任李根國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各地數據中心建設存在同質化競爭,加之建設周期較長,早期的數據中心往往只是把老舊服務器壹排排地擺進去。後來發現,實際需求並沒有那麼大,尤其是雲計算發展以後,大家都開始使用虛擬服務器,導致部分算力資源被長期閒置。
政府引導下的重復投資
無論是哪些新興行業,其背後幾乎都能看到政府的身影。中國政府壹直在主動推動、積極介入產業的規劃和投資,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最為知名的例子,就是李克強在任期間推出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該計劃從2015年到2025年,歷時拾年,針對拾大新興領域進行重點扶持和推薦。-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